病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腐败菌感染
A、液化性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干性坏疽
D、气性坏疽
E、干酪样坏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腐败菌感染会导致气性坏疽,气性坏疽主要是由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引起,在局部伤口生长繁殖,分解组织,产生大量气体,使组织发生坏死、腐败并产生特殊气味等一系列表现。液化性坏死多见于脑软化等;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缺血性坏死等;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病;干性坏疽多发生于四肢末端。
2.慢性猪瘟时,回盲瓣形成的“扣状肿”本质上属于
A、纤维素性肠炎
B、卡他性肠炎
C、慢性增生性肠炎
D、出血性肠炎
正确答案:A
3.急性炎症引起局部肿胀的主要因素是()
A、局部组织分子浓度升高
B、组织细胞增生
C、炎症介质的形成
D、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E、充血及渗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急性炎症时,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渗出到血管外,导致局部组织内蛋白质含量增加,渗透压升高,吸引大量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同时血管扩张也使得局部血流量增多,这些充血及渗出的改变是引起局部肿胀的主要因素。组织细胞增生一般在慢性炎症中较明显;炎症介质主要起介导炎症反应等作用;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不是急性炎症引起局部肿胀的主要直接因素;局部组织分子浓度升高不是肿胀的主要原因。
4.一病猪皮肤表面有乒乓球大小的圆形隆起,剖检发现该隆起位于皮下,边缘有明显的包膜,柔软,触之有波动感,切开后流出黄白色乳糜状液体,该液体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为()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B
5.急性炎症时,炎症局部血流速度的减慢主要是由于()
A、组织水肿对血管产生压迫
B、微血管通透性升高的结果
C、血管内流体静压下降
D、血管阻塞
E、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炎症时,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渗出到血管外,导致血管内红细胞浓集和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从而使局部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流体静压下降、血管口径变小、组织水肿对血管产生压迫等也可使血流速度减慢,但不是主要原因。血管阻塞一般发生在较晚期,不是急性炎症时血流速度减慢的主要机制。
6.从病因学角度来说,黄曲霉毒素致癌属于
A、化学性致病因素
B、物理性致病因素
C、生物性致病因素
D、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化学物质引起的致癌属于化学性致病因素,所以黄曲霉毒素致癌属于化学性致病因素。
7.一奶牛长期患病,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死后肺、淋巴结和乳房等处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结核性病变,切面似豆腐渣样、质地松软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物。似豆腐渣样病理变化属于
A、干酪样坏死
B、贫血性梗死
C、液化性坏死
D、湿性坏死
E、蜡样坏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干酪样坏死是坏死组织崩解彻底,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肉眼观坏死组织呈白色或黄白色,松软易碎,状似干酪或豆腐渣样,多见于结核病。该奶牛的病变符合干酪样坏死的特点。
8.某肉鸡场病死鸡,剖检见营养状况良好,肝脏肿大,颜色淡黄、油亮,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感,质脆如泥。将次肝脏作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有
A、红染团块
B、红染条索
C、红染小颗粒
D、均质红染圆滴
E、大小不一的空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一的空泡,这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典型表现,题干中描述的肝脏特征符合脂肪变性,所以答案是E。
9.下列哪种肿瘤多呈黑色?
A、脂肪瘤
B、淋巴肉瘤
C、黑色素瘤
D、血管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黑色素瘤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肿瘤,所以多呈黑色。血管瘤一般为红色或紫红色等;脂肪瘤通常是黄色;淋巴肉瘤颜色多样,一般不是黑色。
10.临床上,通常根据肿瘤的实质形态识别各种肿瘤的
A、组织来源
B、大小
C、生长方式
D、质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肿瘤的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它决定了肿瘤的生物学性质和肿瘤的特殊性,因此临床上通常根据肿瘤的实质形态识别各种肿瘤的组织来源。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质地等虽与肿瘤相关,但不是通过实质形态识别肿瘤组织来源的依据。肿瘤的实质由肿瘤细胞构成,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形态不同,所以通过实质形态能判断组织来源。
11.鸡新城疫时,肠道黏膜形成的不易剥离的病灶,本质上属于
A、卡他性肠炎
B、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C、慢性增生性肠炎
D、出血性肠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鸡新城疫时肠道黏膜形成的不易剥离的病灶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新城疫病毒感染可引起肠道黏膜严重损伤,出现纤维素渗出并伴有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