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浙江金华市金东区编外工作人员招聘6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文件大小:77.53 KB
总页数:59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4.02万字
文档摘要

2025浙江金华市金东区编外工作人员招聘61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2020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

D.第四部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于2020年6月1日开始施行,它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该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基本法空白,将健康促进和基本医疗卫生以法律形式进行明确规定,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正确答案应选对应题干中表述第一部的选项。

2、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显著放缓,其中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出台是一个重要因素。这说明()。

A.经济越发展,财政收入就越多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C.税收具有强制性,绝对不能增减

D.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必然不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明确指出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重要因素是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出台。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但并非经济越发展财政收入就越多,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多少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其次,分配政策会直接影响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比例,结构性减税政策属于分配政策的调整,它的出台影响了财政收入增速,这充分说明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再者,税收虽然具有强制性,但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国家会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比如实施减税或增税政策,并非绝对不能增减。最后,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不一定不利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调整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可能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题干强调了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3、下列主张与其提出者对应错误的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B.“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韩非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墨子

【答案】:D

【解析】题目要求找出主张与其提出者对应错误的选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的主张,强调在战争或其他事务中,人心所向等人为因素比天时、地利更为重要,该对应正确;“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是韩非子的观点,体现了治理国家要依据人之常情,此对应无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孔子倡导的道德准则,对应正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孔子的主张,而非墨子,它体现了孔子对人们行为符合“礼”的具体要求。因此对应错误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墨子的搭配。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取回扣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受贿罪

C.挪用公款罪

D.滥用职权罪

【答案】:B

【解析】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回扣的行为构成受贿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重点在于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与收取回扣行为特征不符。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主要是对公款的挪用,并非收取回扣。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强调的是职权的不当行使,而非收取回扣。而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收取回扣符合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这一特征,所以此行为构成受贿罪。

5、“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

A.中秋节

B.重阳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诗词所关联传统节日的判断。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诗句中体现的节日特征并与各传统节日习俗进行对应。题干诗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中出现“登高”这一关键信息。在我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古人在重阳节会登高望远、赏菊、插茱萸等。而中秋节主要习俗是赏月、吃月饼;清明节习俗有扫墓、踏青等;端午节习俗为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节日均无登高这一典型习俗。所以该诗句描写的是重阳节。

6、脍炙人口的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是()。

A.陕北民歌

B.左权民歌

C.河曲民歌

D.客家民歌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地区民歌特点以及《桃花红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