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资源事业单位笔试真题.docx
文件大小:35.43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17万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第1-页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资源县直属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招聘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届中央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实践经验陆续概括形成的,绘制了未来中国的美好愿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C

2.2022年3月18日,我国海拔最高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水电站6台机组实现全部投产发电。

A.乌东德

B.溪洛渡

C.两河口

D.刘家峡

【答案】:C

3.中国古代被称为“诗鬼”的是()。

A.王维

B.杜甫

C.李贺

D.孟郊

【答案】:C

4.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有理、有利、有节

B.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答案】:D

5.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A.正在提出申诉的

B.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C.确有立功表现

D.确有悔改表现

【答案】:B

6.“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说明()。

A.粮食价格上涨

B.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价格不稳定

C.粮食的弹性需求少

D.粮食供给不足

【答案】:C

7.下面所列作家中,哪个不是宋代的?()

A.岑参

B.苏洵

C.王安石

D.柳永

【答案】:A

8.法律责任的首要功能是()。

A.经济功能

B.预防功能

C.惩罚功能

D.救济功能

【答案】:C

9.下列情形中,形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乙两人分别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双方约定,等孩子们长大就让他们结婚

B.甲对乙说,如果你能够在中心城区购房,我就嫁给你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饮酒过量死亡

D.D两项属于对身份关系的约定,因此无效。

E.甲与乙约定在某时某地商谈合作事宜

【答案】:C

10.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冒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D.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答案】:A

11.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

A.五谷之神

B.土地之神

【答案】:B

12.我国是台风多发的国家之一,一到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就会遭受台风的侵袭。对于台风灾害,下列应对措施不恰当的是()。

A.建筑工地将临时用房加固

B.尽量将人口往地势低洼地区迁移

C.准备好手电筒、食物、饮用水等,以备急需

D.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答案】:B

13.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是指()。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与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B.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社会可供给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D.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答案】:C

14.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制裁的选项是()。

A.某私企职员王某因侵占单位资金,被单位开除

B.刘某因生活作风问题严重被组织处罚

C.杜某因骑车不慎,撞伤他人,被法庭判决赔偿300元

D.谭某因违约被仲裁机构裁定赔偿对方当事人损失10万元

【答案】:C

15.李清照的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红瘦”指的是()。

A.牡丹

B.月季

C.海棠

D.芍药

【答案】:C

16.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B.阶级妥协的结果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使用暴力的结果

【答案】:C

17.在国家司法考试中,甲为了顺利通过,让乙代替自己参加考试,后被监考人员当场发现。甲和乙的行为构成()。

A.招摇撞骗罪

B.妨碍公务罪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代替考试罪

【答案】:D

18.现代通讯的目标是“全球一网”,其基础是()

A.语言文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光电技术

B.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光电技术

C.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光电技术

D.数字技术、无线电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光电技术

【答案】:C

1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