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救小常识PPT课件(38).pptx
文件大小:31.77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3.06千字
文档摘要

日常急救小常识DAILYFIRSTAIDTIPS讲师:时间:20xx年1月1日

目录CONTENTS外伤急救01生活急救02疾病急救03其他急救04

外伤急救01日常生活中,滑到或者跌倒容易引起擦伤;玻璃、刀子等锋利物品不小心滑到人体,容易引起割伤;走路、运动时不小心扭到关节等,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应当怎样才能妥当处理呢?

擦伤、割伤01可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如条件所限也可用清水)。02用碘伏或碘酒等擦涂在伤口上,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伤口。03隔1-2天应打开创可贴观察,并用碘伏等消毒创面。01如果伤口较深,流血较多,用无菌纱布紧紧的压住伤口。02如果压住伤口5分钟之后,血还没止住,应该到医院处理。仅是擦伤或表皮割伤伤口较深

擦伤、割伤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就诊?压住伤口时间超过5分钟了,血仍未止住。01被动物或人咬伤出血的。02伤口很深或者划开了口子。03被玻璃或金属嵌入、扎入。04不感到伤口疼,有可能已伤到了该处的神经。05该处活动受限,有可能肌腱损伤。06该处活动受限,有可能肌腱损伤。07

擦伤、割伤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针?被铁钉等扎伤的细长伤口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一旦感染就可能发展成破伤风,会影响整个中央神经系统,使肌肉抽筋僵硬,威胁生命。若伤者5年内注射破伤风针则一般不必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若距离伤者上次注射防疫针已超过5年或从未注射过防疫针,建议立刻去打预防破伤风抗毒素以防不测。

烧伤烧伤的表现一度烧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无水泡。浅二度烧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疼痛剧烈、感觉过敏,有水泡;水泡拔离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深二度烧伤表现为受伤皮肤痛觉较迟钝,课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拔毛时可感觉疼痛。三度烧伤感觉皮肤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蜡白、焦黄或碳化,拔毛时无疼痛。

烧伤0102040305如果是火焰直接烧伤应迅速离开火源,当身上着火时不要惊慌可用水将火浇灭,也可脱去着火的衣物,或就地慢慢打滚将火压灭,不可滚得太快,切勿奔跑以免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从而加重烧伤,也不要用手扑身上的火以防烧伤发生。在火灾现场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少说话,尤其不能大声呼叫,以防吸入高温烟雾烧伤呼吸道。被蒸气或热的液体烫伤时,要立即将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可防止烫伤加重。因触电烧伤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对于烧伤面积小者和四肢的烧伤可用冷水冲淋或浸泡,能起到减少损害减轻疼痛的作用。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或不通为止,背部烧伤者,救助者可将干净的毛巾盖在创面上,然后用凉水向上浇以减轻疼痛。

砍伤H2O2严重砍伤:压迫止血法:直接用纱布、手帕或毛巾按住伤口,再用力把伤口包扎起来,此能暂时使出血缓下来。01止血点指压法:在出血的伤口附近靠近心脏的动脉点,找到止血点用力按住,让心脏流出的血液,不能顺畅的流向伤口,减少出血量。02止血带止血法:严重的流血不止时,用布条、三角巾或绳子绑在止血点上扎紧;每十五分钟略松开一次,以避免组织坏死。送往就近医院。03一般砍伤:将双手洗净,以清水清洗伤口。01擦上消毒药水,如双氧水。太刺激的消毒水会伤害伤口的组织,所以要小心使用。02盖上消毒纱布,包扎固定。03小伤口:可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稍微冲洗(以伤口为中心环向四周冲洗)然后再用酒精消毒在包扎。01

生活急救02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有些无法自己解决,但更多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急救小常识来自己解决,及时将损害降到最低。

晕车、晕船习惯有晕车(晕船)的人,应在乘车前半小时服药。但晕车(船)药往往能引起睡意,所以,驾驶员不宜服用。车船晃动太厉害时,可采取脸朝后的坐位,或是闭目仰卧调匀呼吸。预防法。除服药外,尚需有“我不会晕车”的信念。衣服要松宽些。尽可能坐摇晃较轻的座位。脸色苍白,恶心时,不宜服药。应尽可能使身体放舒服些,要脱掉帽子,松开领口和裤带。要离开有怪味和有热风吹来的地方。房间通风要良好。恶心时,不必强忍,尽可能自然吐出。

咯血、呕血01要从精神上稳住病人,勿使发慌,让其卧床并保持安静。02咯血时,血中混有气泡,血色鲜红。大量咯血时,注意勿使室息,应将头部放低,并侧卧休息。一般都会自行止血。03呕血时,血色暗红或呈咖啡渣色。同样要保持精神和肉体的安静。应取倒卧位,以防窒息。冷却法只是一时之计。要请内科医生出诊。

咽喉堵异物成年人:若是成年人,可让病人自己压住舌头,连续咳嗽2-3次;患者上半身前倾,请别人从身后用两手合拢围起,把前胸向上提起,侧卧,用手指试钩咽喉部,有时也能钩出异物。儿童:若为儿童,则头朝下抱起,用力拍打背部2-3次。异物还是除不掉时,赶快送医院。。

疾病急救03生命系于千钧一发,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者提供救助的是我们自己!掌握急救知识,提高生存素质。

休克、晕倒、晕厥01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