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微生物发酵技术考试模拟题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紫外线的穿透力低,仅适用于()的灭菌。
A、表面灭菌
B、无菌室空间
C、培养间空间
D、A+B+C
正确答案:D
2.生产实践中好氧菌的固态培养法采用()
A、曲法培养
B、堆积培养
C、发酵罐培养
D、浅盘培养
正确答案:A
3.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①培养罐的大小②接种量的大小③培养基的多少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正确答案:C
4.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
A、温度
B、pH
C、氧含量
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微生物膜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pH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pH环境会改变微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例如,过酸或过碱的环境可能导致微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变性、脂质流动性改变等,使得营养物质的转运载体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等代谢过程;氧含量主要影响需氧或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方式等,它们对微生物膜稳定性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不是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稳定性来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因素。
5.制备培养基最常用的凝固剂为()
A、硅胶
B、明胶
C、琼脂
D、纤维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琼脂是制备培养基最常用的凝固剂。硅胶通常不用于培养基凝固;明胶虽然可作为凝固剂,但不如琼脂常用;纤维素一般不会用作培养基的凝固剂。所以最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答案选C。
6.下列哪项不能做异氧型微生物的碳源()
A、蔗糖
B、二氧化碳
C、氨基酸
D、甲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异养型微生物不能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它们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碳源,如氨基酸、甲醇、蔗糖等。二氧化碳是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
7.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方法可以是()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④测定样品的细胞总质量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方法包括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和测定样品的细胞总质量等。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不能直接反映微生物群体的生长情况,因为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与微生物生长阶段不一定同步。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也不是常用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测定方法。所以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和④测定样品的细胞总质量是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方法,答案选B。
8.真菌中发现的唯一的几丁质物质存在于()中。
A、线粒体
B、细胞壁
C、孢子
D、细胞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几丁质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在真菌中,几丁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它为真菌细胞壁提供了坚韧的结构支持,帮助维持细胞形状并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细胞质是细胞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孢子是真菌的繁殖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们一般不存在几丁质。
9.高压蒸气灭菌法通常在121℃下,维持()
A、15-30分钟
B、40分钟
C、10分钟
D、5分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压蒸气灭菌法在121℃下,维持15-30分钟才能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以确保杀灭各种细菌芽孢和繁殖体等。
10.1摩尔葡萄糖通EMP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共产生多少摩尔ATP()
A、34
B、36
C、38
D、39
正确答案:C
11.细菌的基本形态是()
A、杆状
B、球状
C、螺旋状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细菌的基本形态主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所以以上都是正确答案,应选D。
1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螺旋体
C、放线菌
D、衣原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和细胞器。而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均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们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13.生产实践中厌氧菌的固态培养法采用()
A、堆积培养
B、浅盘培养
C、曲法培养
D、发酵罐培养
正确答案:A
14.细菌的生长曲线中,总菌数和活菌数几乎相等的时期是()
A、延滞期
B、衰亡期
C、对数期
D、稳定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数期细菌以恒定的速率快速生长繁殖,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此时细菌的代谢活性最强,生长速率最快,活菌数和总菌数都快速增加且几乎相等。延滞期细菌适应新环境,生长缓慢,总菌数和活菌数增加不明显;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等,活菌数基本稳定,总菌数略有增加;衰亡期细菌开始死亡,活菌数逐渐减少,总菌数也下降。
15.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为()
A、15~20g
B、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