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各级疾控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第1号)(6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执法人员实施治安处罚应当公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治安处罚决定应当向当事人公开
B.办案询问笔录应当向受害人公开
C.执法人员身份应当向当事人公开
D.治安处罚法律依据应当向社会公开
【答案】:B
【解析】执法人员实施治安处罚公开原则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治安处罚决定向当事人公开是执法公开的基本要求,这能让当事人清楚知晓自己受到处罚的具体情况,保障其知情权,有助于当事人对处罚决定进行评估和行使相应的救济权利,所以治安处罚决定应当向当事人公开的表述是正确的。执法人员身份向当事人公开同样是必要的,这是保障当事人对执法主体合法性进行确认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当事人明确执法人员身份,才能确保执法行为的权威性和正当性,所以执法人员身份应当向当事人公开的表述是正确的。治安处罚法律依据向社会公开也是执法公开原则的体现,法律依据是执法行为的重要准则,向社会公开能让公众了解治安处罚的依据和标准,增强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有利于公众遵守法律和监督执法行为,所以治安处罚法律依据应当向社会公开的表述是正确的。而办案询问笔录包含了案件调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其中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案件侦查秘密等内容,不能随意向受害人公开。公开办案询问笔录可能会对相关人员的权益造成损害,也不利于案件的顺利调查和处理。所以办案询问笔录应当向受害人公开的说法是错误的。综上,答案是办案询问笔录应当向受害人公开这一表述。
2、《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里的“天府之土”指的是()。
A.成都平原
B.关中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天府之土”所指区域的了解。解答本题需结合历史背景与各平原特点进行分析。“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描述了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成就帝业的宝地。首先看成都平原,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在古代,这里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从历史上看,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曾被封为汉王,以巴蜀地区为根据地,而成都平原正是巴蜀地区的核心区域,他凭借当地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地理条件,最终成就帝业,所以“天府之土”指成都平原的说法合理。再看关中平原,它位于陕西省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在古代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和政治中心之一,但在史料记载中,“天府之土”通常不是用来特指关中平原,且汉高祖虽有关中作为根据地一部分,但题干明确提到“益州”,益州主要指今四川、重庆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和关中地理位置不符。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它的开发主要是近现代的事情,在古代时期并非像成都平原那样被称为“天府之土”,且与“益州”所指区域相差甚远。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密集区,但同样在历史记载中未被称为“天府之土”,和“益州”关联不大。综上,答案是成都平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灭火时,冷水和热水的灭火的效果相同
B.刹车失灵的情况下,如选择跳车则向后跳车相对比较安全
C.露水多出现在阴天、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
D.白炽灯的灯丝断了,重新搭上后会比原来亮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生活常识和物理知识,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灭火时,热水灭火效果更好。这是因为热水在汽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且形成的水蒸气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相比冷水,其灭火效率更高,所以“在灭火时,冷水和热水的灭火的效果相同”这一说法错误。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向前跳车相对安全。因为车在高速行驶时具有很大的速度,人如果向后跳车,身体会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导致摔倒受伤;而向前跳车,人可以借助身体的惯性向前跑几步来缓冲,从而降低伤害,所以“刹车失灵的情况下,如选择跳车则向后跳车相对比较安全”这一说法错误。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通常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地面热量散失很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地面或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珠,也就是露水。而阴天时,云层会阻止地面热量的散失,近地面气温不易降低,不利于露水的形成,所以“露水多出现在阴天、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这一说法错误。白炽灯的灯丝断了重新搭上后,灯丝的长度会变短。根据电阻定律,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灯丝电阻变小。而家庭电路中电压是恒定的,根据功率公式\(P=\frac{U^{2}}{R}\)(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R\)为电阻),电压不变,电阻变小,功率就会变大。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