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汞毒作用的基础是
A、Hg-SH反应
B、与金属硫蛋白结合
C、与核酸结合
D、与血红蛋白结合
E、与红细胞结合
正确答案:A
2.下列哪项不是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应注意事项
A、充分理解使用目的和意义
B、建立发放和管理制度
C、做好维护保养,妥善安放,便于取用
D、尽量节约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E、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用品
正确答案:D
3.听觉适应是指
A、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
B、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
C、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D、强噪声下暴露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
E、强噪声下暴露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问内听力才能恢复
正确答案:A
4.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
A、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B、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
C、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D、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E、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
正确答案:D
5.静态作业氧消耗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作业停止后氧消耗反而升高
B、氧需少
C、供氧少
D、出现氧债
E、氧消耗水平不高
正确答案:A
6.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报道扫烟囱工人所患的肿瘤是
A、阴囊癌
B、皮肤癌
C、膀胱癌
D、鼻窦癌
E、肺癌
正确答案:A
7.下面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A、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和分散度
B、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毒物所含游离单体的量和助剂的品种
C、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毒性小于聚合物
D、以上都不正确
E、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B
8.乳酸供能的特点不包括
A、易疲劳
B、消耗脂肪供能较多
C、一般出现在大体力劳动中
D、不能持久
E、速度较快
正确答案:B
9.根据哪几个方面的资料分析来进行职业中毒的诊断
A、有毒物质的种类、浓度及接触时间
B、现场调查、体格检查
C、接触毒物的作业工龄、工种及劳动条件
D、体格检查、职业史及现场调查
E、职业史、劳动条件及毒物的种类
正确答案:D
10.急性放射病严重程度可从哪一期判断
A、初期
B、极度期
C、假愈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11.下面关于氯气中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浓度可引起电击样死亡
B、心脏病患者可从事接触氯气的工作
C、氯气的粘膜损伤作用是由于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
D、氯气对呼吸道粘膜末梢感受器刺激可造成平滑肌痉挛
E、氯气也可引起慢性损伤
正确答案:B
12.高温作业工人的胃肠道疾病应归类于
A、法定职业病
B、职业病
C、职业性疾患
D、职业性多发病
E、职业特征
正确答案:D
13.气态毒物引起急性中毒时,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急救,其目的为
A、促进毒物排出
B、防止急救人员中毒
C、防止继续吸入毒物并促进毒物经肺部排出
D、便于及时抢救
E、及时补充新鲜空气
正确答案:C
14.能使血液运氧能力降低的气体是
A、氯气
B、苯蒸气
C、CO
D、光气
E、CO2
正确答案:C
15.劳动时直接供给机体能量的物质的是
A、三磷酸腺苷(ATP)
B、二磷酸腺苷(ADP)
C、磷酸肌酸(CP)
D、肌酸
E、糖原
正确答案:A
16.“三同时”属于
A、事故性卫生监督
B、日常劳动卫生业务
C、经常性卫生监督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
正确答案:D
17.在职业卫生标准应用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我国职业卫生标准是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
B、职业卫生标准一经发布,就是技术规范
C、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不具有法律效力
D、职业卫生标准一经发布,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和降低标准
E、职业卫生标准一经发布,各级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
正确答案:C
18.易引起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
A、苯胺、联苯胺
B、苯二胺、硝基氯苯
C、苯
D、甲苯、二甲苯
E、三硝基甲苯
正确答案:C
19.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有
A、为评价生产环境好坏提供资料
B、早期发现对工人的健康损害,防止进一步发展
C、早期发现新出现的禁忌证,发现工人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
D、为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
E、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B
20.苯主要以下列哪种途径进入人体
A、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
B、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
C、经皮肤
D、经呼吸道和消化道
E、经消化道
正确答案:B
21.甲苯和二甲苯主要毒性表现为
A、肾毒性
B、内分泌毒性
C、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D、消化系统毒性
E、皮肤毒性
正确答案:C
22.劳动过程是指
A、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和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等
B、劳动生产场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产工艺所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