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模拟考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腹部钝伤最常累及的器官是()
A、胃肠道
B、肾脏
C、肝脏
D、脾脏
E、胰腺
正确答案:D
2.TOF-MRA的原理是()
A、流出效应
B、脂肪抑制技术
C、流入相关增强效应
D、相位对比技术
E、预饱和技术
正确答案:C
3.作为MRI设备磁体间的射频屏蔽材料的主要成分()
A、铁
B、钛
C、铜
D、铝
E、铅
正确答案:C
4.在不同区域的K空间数据与图像质量的关系中()
A、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
B、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
C、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对比
D、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细节
E、只有K空间的中心部分对图像的质量起作用
正确答案:A
5.连接中耳和咽部的管道是()
A、前庭阶
B、鼓阶
C、鼓室
D、咽鼓管
E、蜗管
正确答案:D
6.CT中,常用较大窗宽设置的部位是()
A、前列腺
B、肾脏
C、肝脏
D、肺
E、头颅
正确答案:D
7.经前连合层面横断面,前连合呈()
A、“V”形
B、“H”形
C、不规则形
D、“八”字形
E、横“一”字形
正确答案:B
8.分辨率为5LP/cm时,该组织线径宽度为:()
A、1.0mm
B、0.5mm
C、0.2mm
D、2.0mm
E、0.1mm
正确答案:A
9.关于数字摄影质量控制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对所有患者使用同等摄影条件
B、熟练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C、精确掌握摄影体位
D、认真研究摄影条件
E、定期维护保养设备
正确答案:A
10.颅脑轴扫,重点观察第四脑室和基底节区结构时应采用的扫描基线是()
A、听眉线
B、听眶线
C、听鼻线
D、听口线
E、听眦线
正确答案:A
11.除下列哪些凝血因子起作用需要维生素K参与()
A、Ⅹ
B、Ⅱ
C、Ⅶ
D、Ⅴ
E、Ⅸ
正确答案:D
12.构成照片影像中那些粗糙或砂砾状的效果,定义为()
A、颗粒
B、颗粒性
C、颗粒度
D、银颗粒
E、量子斑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易错题。
13.关于天地轨式立柱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天轨不承重
B、应用最多
C、立柱由地轨和天轨共同支扶
D、地面整洁
E、安装较复杂
正确答案:E
14.X线剂量、X线治疗、X线损伤的基础是()
A、电离作用
B、穿透作用
C、生物效应
D、感光作用
E、荧光作用
正确答案:A
15.一6岁小女孩,近来咳嗽,午后低热、夜间睡觉出汗,精神状态尚可,血沉高于正常值。你认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炎
B、肺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肺炎
E、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B
16.快速自旋回波与自旋回波的区别是在一个TR周期内()
A、每个TR周期获得一个特定的相位编码数据
B、使用反转梯度取代180°复相脉冲
C、在第一个90°脉冲前施加一个180°反转脉冲
D、在第一个90°脉冲后相继给予多个180°脉冲
E、在第一个90°脉冲后相继给予多个90°脉冲
正确答案:D
17.人体血液属于哪一种基本组织()
A、固有结缔组织
B、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
D、肌组织
E、神经组织
正确答案:B
18.90°射频脉冲激发后,组织中将产生宏观横向磁化矢量,射频脉冲关闭后,由于主磁场的不均匀造成了质子群失相位,组织中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逐渐衰减。到TE/2时刻,施加一个180°聚相脉冲,质子群逐渐聚相位,组织中宏观横向磁化矢量逐渐增大;到了TE时刻,质子群得以最大限度聚相位,组织中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达到最大值,从此刻开始,质子群又逐渐失相位,组织中的横向宏观磁化矢量又逐渐衰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反转恢复序列
B、所产生的回波称为自旋回波
C、TE称为反转时间
D、相位发散时MR信号强
E、MR信号来自纵向磁化
正确答案:B
19.听觉和平衡觉感受器位于()
A、喉部
B、鼻部
C、外耳
D、听小骨
E、内耳
正确答案:E
20.位于脑桥、延髓和小脑间的脑室是()
A、左侧脑室
B、第四脑室
C、终池
D、右侧脑室
E、第三脑室
正确答案:B
21.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应去除的影响因素是()
A、肌肉活动
B、性别
C、体表面积
D、年龄
E、体格
正确答案:A
22.在医学方面,CT扫描最多应用于()
A、影像诊断
B、骨矿物质含量测定
C、CT导向介入
D、手术路径方案
E、放疗计划制定
正确答案:A
23.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的缩写是()
A、TAE
B、TAI
C、TIPSS
D、PTA
E、PTCD
正确答案:B
24.激光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的新的技术手段不包括()
A、激光全息显微术
B、激光扫描计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