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连接器第1部分:车载电连接器》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5〕7号T-347项目的要求,由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连接器第1部分:车载电连接器》。
本部分是对GB/T34119-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的修订。
1.2制修订本标准的必要性
电连接器是采用合适的配合方式,为导体提供连接和分离的器件。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中,用于信号传递和能量传输,其性能对整个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GB/T34119-2017自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方面发挥了重要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实际应用对车载电连接器提出的要求,起草组结合车载电连接器的特点,经研究分析后发现,需针对电连接器抗拉强度、绝缘电阻、湿热性能及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因此,急需修订GB/T34119-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
1.3编制过程
在本部分的编制过程中,完成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编写工作。本部分编制过程概要如下:
(1)标准计划下达后,在标委会组织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组,对机车车辆电连接器抗拉强度、绝缘电阻、湿热性能及试验方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收集了相关技术资料,形成了本部分的草案。
(2)标准起草组对前期工作和标准草案深入讨论研究后,2025年5月形成了本部分的征求意见稿。
(3)本部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承担的起草工作见表1。
表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连接器第1部分:车载电连接器》起草工作分工表
序号
起草单位
起草人姓名
承担的工作
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赖伟、侯懿
赖伟主持标准编制,负责第1章、第6章的编制及主持全面协调工作;
侯懿负责国际标准翻译,第7章、附录A、附录B、附录C的编制。
2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李晶
负责第5章的编制、与TB/T3412-2015的对比,参与第6、7章的编制7.1~7.10的编制。
3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曾辉
负责第4章的编制、与Q/CR531-2016的对比,参与第6、7章的编制。
2
4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张明
负责第3章的编制、与GB/T25022.3-2023的对比,参与第4~9章的编制。
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李丰收
负责第2章的编制,参与第4~9章的编制。
6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王雄海
负责第8章、第9章的编制,国际标准翻译的校核、与GB/T25023-2010的对比,参与第3~9章的编制。
7
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许兵
负责第7章、附录E、附录F的编制,提供试验数据,参与第4~6章的编制。
2编制原则
2.1标准格式统一、规范,符合GB/T1.1-2020和GB/T1.2-2020要求。
2.2标准内容符合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要求。
2.3标准技术内容安全可靠、成熟稳定、经济适用、科学先进、节能环保。
2.4标准实施后有利于提高铁路产品质量、保障运输安全,符合铁路行业发展需求。
3主要内容
3.1本部分规定了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的环境条件、安装位置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适用于额定电压不高于1000V、单个接触件额定电流不大于600A和工作频率不大于3MHz的单芯或多芯电连接器,以及工作频率不大于100MHz的通信用电连接器。
3.2与GB/T34119-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相比,本部分主要技术变化为:
a)增加了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机车车辆隔室、机车车辆屏柜、电气操作区域、封闭的电气操作区域、不可重复接线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见3.15、3.16、3.24~
3.26、3.29~3.33);
b)删除了固定电连接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