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道德与法治(武汉卷)(全解全析).docx
文件大小:455.82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9.96千字
文档摘要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PAGE/NUMPAGES

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武汉卷)

道德与法治·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把选项涂黑。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4年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90后飞行员徐枫灿驾驶直-20战机亮相并担任装备静态展示解说员。徐枫灿成绩优异、胆大心细、坚定执着,是陆军首批单飞的女飞行员,也是众多网友心中“新青年的榜样”。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A.空军录取美名扬,名利双收有回馈

B.读万卷书是空想,行万里路才真实

C.理想实现靠拼搏,奋斗创造新生活

D.人生打工一场空,不如躺平更轻松

【答案】C

【解析】选项解析:

A徐枫灿驾驶战机亮相航展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价值,并非追求名利,“名利双收”说法错误,A选项错误。

B“读万卷书是空想”表述错误,读书学习同样重要,“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都不可或缺,B选项错误。

C徐枫灿成绩优异、坚定执着,说明理想实现靠拼搏,奋斗能创造新生活,C选项正确。

D“人生打工一场空,不如躺平更轻松”是消极的人生态度,与徐枫灿努力奋斗的事迹相悖,D选项错误。

2.年轻人通过MBTI将性格分为“e人”(外向)和“i人”(内向),i人和e人对应了MBTI人格测试中的两大类型,i人指性格内敛,e人指性格外向,大家常常把这两大类统称为社恐和社牛,并以此增进彼此理解。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A.性格测试是认识自我的唯一科学方法

B.尊重个体差异,在交往中学会包容与理解

C.外向型性格更受欢迎,内向型性格需刻意模仿

D.性格差异是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应努力改变自己

【答案】B

【解析】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自我、尊重个体差异。

选项解析:

A性格测试只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不是唯一科学方法,A选项错误。

BMBTI人格测试中的i人和e人体现了个体性格差异,我们应尊重这种差异,在交往中包容理解,B选项正确。

C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各有特点,都有其优势,无需刻意模仿,C选项错误。

D性格差异不一定是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我们应接纳自身和他人的性格差异,而不是一味改变自己,D选项错误。

3.某周五下午的班级大扫除中,班主任安排小军和小亮负责协调小组任务分配。小军主张按座位分组,让前排同学负责教室地面清扫,后排同学承担擦玻璃、整理图书角等任务;小亮则认为应根据体力和擅长领域分配,比如让男生多承担搬运桌椅、清扫卫生区等重活,女生负责细致的擦窗台、整理讲台工作。两人在讨论时因意见分歧逐渐升温,小军认为小亮“刻意区别性别对待”,小亮则觉得小军“分配不考虑效率”。争执中,小军不小心碰倒了小亮手中的扫帚,小亮推搡了小军肩膀,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周围同学纷纷围观,部分人开始小声议论。此时,作为班长的你应该怎么办?()

①组织全班商讨,完善分配方案

②及时制止冲突,防止矛盾激化

③听取双方意见,了解不满之处

④帮助双方积极沟通,解开心结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考点考查:正确处理矛盾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项解析:

作为班长,面对冲突首先要及时制止冲突,防止矛盾激化,所以②排在首位;制止冲突后,要听取双方意见,了解不满之处,故③排在第二位;了解情况后,帮助双方积极沟通,解开心结,④排在第三位;最后组织全班商讨,完善分配方案,①排在第四位。所以顺序为②→③→④→①,C选项正确。

4.平凡英雄张思德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始终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在烧炭、警卫、通信等平凡岗位上苦干实干,最终为救战友牺牲在炭窑之中。毛泽东在追悼会上指出“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的事迹启示我们()

A.一个人的伟大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

B.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奉献创造的

C.只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才有意义

D.在奉献中走向伟大,成就精彩人生

【答案】D

【解析】考点考查:生命的意义、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选项解析:

A一个人的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而不是社会地位,A选项错误。

B“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奉献创造的”说法过于绝对,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B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