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最新发展与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体系的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立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
C.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D.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B.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等
C.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D.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立即送达当事人
3.以下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查封
B.冻结
C.扣押
D.强制拆除
4.以下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强制执行由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为执行
B.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立即实施强制执行
C.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应当自强制执行期满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D.当事人对行政强制执行有异议的,可以向执行机关提出书面异议
5.以下关于行政复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申请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行政机关复查其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的一种法律制度
B.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为六十日
C.行政复议的审查期限为三十日
D.行政复议的决定书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
6.以下关于行政诉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法律制度
B.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为六个月
C.行政诉讼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D.行政诉讼的判决书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
7.以下关于行政赔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B.行政赔偿的请求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C.行政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赔偿请求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D.行政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不履行赔偿义务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以下关于行政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具体步骤、方式和时限的总和
B.行政程序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效率的原则
C.行政程序中的听证程序是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有异议时,要求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权利
D.行政程序中的回避制度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案件时,应当回避
9.以下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活动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不得超越法定权限
B.公开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应当依法公开行政信息
C.公平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当事人
D.效率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应当追求高效率
10.以下关于行政法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
B.宪法是行政法的最高法律渊源
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D.规章是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必须是直接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当事人。()
2.行政诉讼的被告必须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行政机关依法实施,不能由人民法院执行。()
4.行政赔偿的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5.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6.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前,必须进行听证程序。()
7.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处理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案件时,必须回避。()
8.行政立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9.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10.行政诉讼的判决书应当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