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船舶机舱自动化.ppt
文件大小:17.49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5.03千字
文档摘要

*收放式减摇鳍特色(二)机械液压集成度高该单元采用闭式横压变量泵,集成了电液比例控制阀。该泵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性能优,可维修性好等特点机械液压装置高度集成化,一次性安装,不需重新装配,方便船厂的整体吊装。*收放式减摇鳍特色(三)军方PC104数字控制达到军方设计标准,可实现复杂控制算法,优化控制算法,提高控制效果。具有航速、浪级调节能力能够根据船舶航行速度和实时海况进行参数的动态调节,充分发挥系统的控制性能*收放式减摇鳍特色(四)系统经过转鳍动态加载测试采用被动式加载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受力工况经过船舶横摇模拟台动态测试采用模拟转台,动态模拟船舶的横摇运动,检验系统减摇能力、减摇效果及其系统可靠性*加载试验模拟船舶横摇运动转台*第五部分

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实验测试条件(一)两个部属重点实验室减摇技术实验室船模水池实验室装备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造波机水池的长×宽×水深=108m×7m×3.5m*船舶机舱自动化*机舱自动化就是轮机人员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机舱设备的操作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主机的可靠性和生命力,提高船舶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改善电力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机舱自动化的配置1.主机监控系统:主推进装置自动化系统;艏侧向推进装置遥控系统;主机安全保护系统2.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主柴油发电机组及电站自动化系统;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化系统;3.机舱监测报警系统:探火、易燃易爆气体探测、浸水报警、消防灭火等损害管制系统;4.甲板机械自动化系统;*5.冷藏、空调、通风、辅锅炉或废气热油锅炉自动化系统;6.焚烧炉、舱底水、生活污水、油净化器等环保设备自动化系统;7.CO2/N2气等、惰性保护气体发生器系统;8.离子膜海水制淡系统;9.液货/干货(横向、纵向、垂直)补给系统;10.直升飞机支援系统;11.燃油/滑油输送阀控系统;12.疏水/压载阀控系统;13.液货阀控系统;*14.全船监测报警、打印系统;15.冷藏集装箱控制监测系统;16.其它辅助系统-传令、呼叫、时钟、监护等。17.舰船自动减摇鳍/减摇水舱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现状本世纪50年代机电设备单元(或单机)自动化在舰船上大量采用,1961年日本建成“金华山丸”号,实现机舱集中控制和驾驶室遥控主机,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自动化船。(第一代,采用电、汽、液实现单项自动监控,就地分散控制)60年代中期发展无人值班机舱,出现了第二代机舱自动化系统,采用继电器控制技术及其后来的晶体管等分类元件实现,能够代替轮机人员巡回检查机舱中主要设备运行状态。6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机舱操纵和管理。(第三代,采用气动、电动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小型集中监控系统)*70年代后期,出现的多微机检测控制的机舱自动化系统(第四代,以微机为基础的主从式分布结构监控系统,提供了系统的功能,可靠性,降低了成本)【中大规模集成数字、模拟电路控制】80年代,出现微机分布式网络型机舱自动化系统(第五代,以单片机为基础的局部网络,实现分布式总线监控)这种技术的特点是系统具有模块化、开放式等特点,易于实现系统的系列化、标准化。90年代开始采用PLC控制技术。*机舱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网络为基础的高度集成化、标准化、模块化系统智能优化和故障的预测诊断(Hyundai重工集团联合丹麦MANBW、Holeby和芬兰的Wartsila、挪威的NorcontrolAutomation公司和DNV成功研制了一种船舶机舱智能型预报诊断系统,可分析诊断推进设备有关的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系统的稳态、动态重构匹配技术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是应用于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网络。现场总线它是一种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系统和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化、智能、双向、多站点、开放式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建立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上,是一种面向工业控制网络的通信标准。在工业测控系统中,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是提高工业现场实时效率的有效途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继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之后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常见的现场总线CAN总线(ControllerAreaNetwork)最早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用于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间的数据通信。现纳入ISO11898标准。CAN总线协议建立在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