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国际财务管理:第2章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ppt
文件大小:419 KB
总页数:74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6.84千字
文档摘要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金组织成员国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各国的中央银行允许干预外汇市场以预防汇率的不正常变动。(2)取消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作用。(3)扩大对非石油输出国和不发达国家的信用贷款限额。2.“广场协议”联合干预1985年9月2日至22日,“五国集团”(包括法国、日本、原西德、英国和美国)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宣布通过共同努力来干预外汇市场以降低美元价值,并达成了著名的“广场协议”(PhzaAccord)。五国集团一致认为,为了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有必要使美元相对大多数货币贬值,并表示它们将会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币值回落。这是美国政策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也是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3.“卢浮宫协议”的意义为了解决汇率的不稳定及其他相关问题,西方七国经济首脑会议于1987年在巴黎召开。会议产生了一份“卢浮宫协议”(LouvreAccord),主要内容如下:(1)七国集团将相互合作以稳定汇率。(2)七国集团同意更加紧密地商讨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卢浮宫协议”标志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开端,在这种制度下,七国政府要联合起来干预外汇市场以协调货币价值的激烈波动,减少世界经济的风险。(二)现行的汇率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现行汇率制度分成以下8大类: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将别国的货币当作本国的唯一法定货币2.货币管理局制度由货币管理局管理汇率,通过货币管理局所做的法律上的承诺,在本国货币与指定外国货币间按固定汇率进行兑换,并通过限制使货币发行当局确保其履行义务3.传统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将本国货币以某种固定汇率与另一种主要货币或某一篮子货币挂钩,确保该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在小于±1%的范围内波动4.钉住平行汇率带的汇率制度指货币的汇率维持在固定汇率的浮动幅度之内,距离某一中心汇率至少超过±1%的浮动幅度。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一国货币以某一固定的、预先宣布的数量对汇率进行定期的、小幅度的调整,或者根据选定的定量指标来调整汇率的波动幅度。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指汇率维持在中心汇率附近的某一波动区间内,对中心汇率以固定的预先宣布的变动幅度或者按选定的定量指标来确定波动幅度进行定期调整。7.不事先宣布汇率途径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货币管理当局以事先并不具体指明或规定汇率变动轨迹的方式对外汇市场进行积极的干预,从而达到影响汇率走势的目的。8.独立浮动汇率制度一种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汇率。货币管理当局不设定外汇市场汇率水平,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仅仅限于减缓汇率波动或防止汇率不当波动的目的。三、欧洲建立统一货币体系(一)欧洲从经济到政治一体化进程l951年由法国发起,成立了欧洲煤炭和钢铁共同体(ECSC),签约国为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壁,此举拉开了欧洲从经济到政治逐渐一体化的序幕。1957年,在罗马签订协议,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1968年“关税同盟”开始运作,取消EEC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确立统一的对外关税体系;l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EEC;l97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进一步发展成“欧洲共同体”(EC);1987年启动《单一欧洲法案》,为在1992年底前统一欧洲市场提供了总体框架;1991年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条约宣称“欧洲共同体”(EC)也是政治的联盟;l994年“欧洲共同体”(EC)更名为“欧洲联盟”(EU)。(二)欧洲统一货币体系的建立在欧洲从经济到政治一体化这个过程中,协调和统一汇率一直是其中的首要目标。1.应对浮动汇率制的“蛇形浮动”在美元等其他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共同体所有成员国的货币汇率对外集体浮动,这种汇率体制被形象地称为“蛇形浮动”。2.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MS)”的主要目标是:(1)在欧洲建立“货币稳定带”。(2)针对非EMS国家的汇率,做出调整相应内部汇率的政策。(3)为最终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奠定基础。EMS的两大工具是“欧洲货币单位(ECU)”和“稳定汇率机制(ERM)”:(1)欧洲货币单位的价值是由欧洲联盟(EU)各成员国的货币经过加权平均构成的一篮子货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