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隧道支护与衬砌安全保证措施.docx
文件大小:13.28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48千字
文档摘要

隧道支护与衬砌安全保证措施

一、支护与衬砌安全保证措施

1、量测人员发现量测数据有异常时,于量测后半小时内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暂时撤离危险地段。

2、施工期间,现场值班负责人员每天应同安全质检人员对开挖面地质以及各部支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不良地质地段每班检查一次,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立即加固处理并作出详细记录。

3、钢拱架架立时不得置于虚碴或活动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基底夯实加设垫板或加设木楔楔紧。锚杆支护,孔深、间距、方位必须到设计要求,注浆要饱满,钢筋网初喷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厚度。

4、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最大不得超过4m;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

5、喷射支护前,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脚手架要牢固可靠,喷射手配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完好正常,压力保持在0.2MPa左右,喷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

6、当发现已喷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时,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其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如喷锚后发现围岩突变或围岩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时,用钢架配长锚索加强支护。

7、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推进,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门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衬砌尽早完成。

8、加强洞内通风、照明管理,确保达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工作环境。

9、二次衬砌前铺设防水层。工作台架下净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两端应设不低于1m的栏杆和上下人员的梯子。

10、铺设防水层台架及模板台车距作业开挖面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齐头爆破时要防止空气波冲破防水层。工作台架衬砌台车就位后,用卡轨器固定在轨道上,防止溜车。

11、模板台车设计时,必须考虑净空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混凝土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衬砌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铺满木板并设安全栏杆。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两端挡头板应安装牢固,先灌注边墙基础混凝土。衬砌台车工作台架上施工用照明用电线路每天要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电线绝缘良好,防止电线破损、漏电伤人(或装置漏电保护器)。

二、装碴及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1、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正常时每小时小于1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5公里,成洞地段行驶时速小于2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10公里。

2、洞内车辆行驶严禁超车。会车时空车让重车,重车减速行驶,两车厢间距离不小于0.5m。同向行驶,前后两车间距离至少为20m,洞内能见度差时,应加大间距。洞内车辆相遇或发现有行人时,关闭大灯并改用小光灯或近光灯。车辆起动前了望或鸣笛,进出隧道口时应鸣笛。洞内车辆倒车必须开灯、鸣笛或专人指挥。车辆在使用前应详细检查,不得带病行驶。

3、洞内车辆行驶时,行人走两侧人行道,不与机械车辆抢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进洞车辆及内燃机械必须选用带净化装置或低污染的柴油机,汽油机械的车辆不得进洞作业。

4、洞外卸碴场地符合规定的坡度,并在碴堆边缘内80cm处设置档木,以防车辆翻沟。洞口、交叉路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专人指挥交通。洞内车辆、机械停放处,应设置有足够的照明、并设置红色警戒灯。

5、在施工中运输保证道路质量,由综合班按标准养护。安排调度值班,统一指挥,保证出碴、进料运输畅通无阻,洞内每隔500m设一醒目的交通标志,洞外既有公路或便道转弯处或陡坡处设置醒目、温馨的安全标识。在弃碴场安排推土机或装载机经常推碴,推碴时留适当的余碴,并安排卸碴指挥人员对自卸汽车进行卸碴指挥,确保自卸汽车倒车安全弃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