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证措施
1、附属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起重机与吊装作业区的架空电线保持2.5m以上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对高压供电线路采取防护措施。
吊装过程中不得在起重臂旋转半径范围内作业或行走,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关闭、锁好司机室门;吊钩上不得悬挂物件,并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
严格按规定支设安全网。外网四周必须支设固定的6m宽的双层水平安全网,网底距基准面不得小于5m,严禁网下堆放构件和材料。作业层设随层水平安全网。支设的水平安全网直至上面无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在无防护的高处进行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
50×50cm以下的洞口,加固定盖板;150×150cm的洞口,预埋通长钢筋网,并加固定盖板;150×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支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采光井上面用木板铺满,与建筑物固定。
基坑周边1米内严禁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四周设有高度不低于1.2米的两道护身栏,并用密目安全网封挡。夜间设置红色标志灯。
施工中的卸料平台必须限制载量,护栏高度不得低于1.5米,并用密目安全网封严,护栏上严禁搭放物。
施工现场必须固定信号指挥人员,挂钩人员也相对固定。吊索具的配备齐全、规范、有效。起吊、装卸、搬运工作必须由有经验的人统一指挥,有明确的信号和分工,并有具体的安全分工。
2、防火与防洪安全保证措施
2.1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现场消防保卫机构,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保卫工作。建立各级责任制和消防检查制度,签订消防保卫协议,定期进行检查和培训;建立消防保卫档案。组建职工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保卫知识教育,提高消防保卫意识。
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尤其要做好节日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电工、电焊工、木工、危险品管理工、物资仓库管理工防火责任制,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落实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灭火器材。
施工现场材料的堆放、保管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工地要明确重点防火部位,有严格防范措施,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做到有隐患及时整改,并有书面记录。
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要有专人负责保养,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日期和责任人。油库及危险物品库要重点配置。
2.2防洪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抗洪防汛意识和警觉性。汛期到来之前,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兼职负责。在汛期,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组成抗洪防汛抢险突击队,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制定防汛、防洪预案,以防万一,确保人员安全。
汛期到来之前,防汛器材、防雨材料、防护用品、抽排水设备等材料备足,配备发电机确保供电,以防汛期交通受阻,影响工程正常施工。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掌握气象动态,及时了解汛情,以便做好整体工作安排和防雨防汛工作。
3、临时用电与照明安全保证措施
现场移动式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橡皮绝缘电缆,横过通道必须穿管埋地敷设。
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对高压线路、变压器要按规程安置,设立明显的标志牌。
所有电气设备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各种机电设备检修、维护时断电、停运转;如要试运转,须有针对性保护措施。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严禁将电线拴在铁扒钉、钢筋或其它导电金属物上,电线必须用绝缘子固定,配电导线必须保证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安全间距。
4、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