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多层住宅施工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开工前,应随同施工组织设计,向参加施工的职工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使广大职工都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作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其重要性。
2、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必须重复交代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坚决纠正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的现象。
3、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开工前由安全工程师向全体职工进行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要按工程进度交叉作业的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向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在下达施工任务时,必须填写安全技术交底卡。
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面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操作时必须穿胶鞋,以免水泥腐蚀脚。
2、晚上收光地面要有足够的照明。不得随便移动临时照明线,不准把衣物等挂在电线上。
3、在室内推运输小车时,特别是在过道中拐弯时要注意车把挤手。人推小车时不准倒退。
4、清理楼地面时,清理出的垃圾杂物等,不得由窗口、阳台、井道随意向下抛掷。
5、施工电梯吊篮提升或下降时,必须关好电梯安全门,头、手不准伸入电梯内,待吊篮停稳,方能进入吊篮内工作。
6、冬季施工,如需生炉增温,必须经主管防火工作的领导批准,并落实防火措施。
二、电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电焊、气割,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2、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级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3、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
4、电气焊的弧火花点必须与氧气瓶、电石桶、乙炔瓶、木材、油类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少于10米。与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少于20米。
5、乙炔瓶氧气瓶均应设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连接处须用轧头固定。
6、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7、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
8、经常检查氧气瓶与磅表头处的螺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气,焊枪嘴和枪身有无阻塞现象。
9、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
10、焊割点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指定专人防火监护。
三、外用电梯操作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电梯操作人员须经有关部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操作。应了解本机构造,熟悉例行保养知识。做到持证上岗。
2、电梯每班首次运行前,操作人员应详细检查操作系统,电器系统,结构和机构系统,制动和保险系统,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行。
3、人货电梯载入载货时应尽量做到均布,严禁偏载起载。
4、电梯运行到上限和下限时,操作人员应尽量略前手动停机,尽量减少频繁碰击限位或碰块。
5、电梯操作手在运行中做到精神集中,密切监视运行动态,禁止在工作状态中与他人闲谈逗闹。
6、操作手应作好运转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操作规程。
7、作业完毕,将电梯降到底层,控制手柄应在“0”。切断总开关,锁好电梯门。
8、风力达6级以上,停止使用电梯,并将货笼降到底层。
四、钢筋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钢筋加工:
(1)、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2)、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3)、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2、钢筋安装:
(1)、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持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卸料要注意安全。
(2)、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3)、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3、钢筋对焊:
(1)、对焊前应清理钢筋与电极表面污泥、铁锈。使电极接触良好,以免出现“打火”现象。
(2)、对焊完毕不要过早松开夹具,连接头处高温时不要抛掷钢筋接头,不准往高温接头上浇水,较长钢筋对接应安置台架上。
(3)、对焊机选择参数,包括功率和二次电压应与对焊钢筋时相匹配,电极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40℃,机身应接地良好。
(4)、闪光火花飞贱的要有良好的防护安全设施。
4、钢筋电弧焊:
(1)、焊机必须接地良好,不准在露大雨水的环境下工作。
(2)、焊接施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现场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品。
5、电渣压力焊:
(1)、电渣焊使用的焊机设备外壳应接零或接地,露天放置的焊机应有防雨遮盖。
(2)、焊接电缆必须有完整的绝缘,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缆禁止使用。
(3)、在潮湿的地方作业时,应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片等绝缘物作垫板。
(4)、焊工作业,应穿戴焊工专用手套、绝缘鞋、手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