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施工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预防措施
一、一般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应逐级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所使用的现场脚手材料、机械设备和电气设施等进行检查,确认其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2.施工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操作。如必须上下同时进行工作时,应设专用的防护棚或隔离措施。
3.现场有安全宣传牌,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以及主要通道口应设醒目的安全宣传标牌和合适的安全警告牌。安全通道及安全标牌
4.人行道和人员进出口通道等处,应用钢管扣件搭设双层安全防护棚,两层间隔以lm为宜,并悬挂明显标志,必要时应派专人监护。高处作业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废料与余料应集中,并及时清除,不得随意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5.遇有台风暴雨后,对安全设施与现场设各逐一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措施。
6.施工机械安全:塔吊、砼输送泵、电焊机械等施工机械,使用极为频繁,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发生事故。
7.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安全,模板支撑必须经计算,其强度、刚度、稳定性都必须符合要求,脚手架要注意严格按施工方案确定的间距、步距搭设,还要重视与建筑物的拉结,并且必须随脚手架的升高而随时拉结。
8.对于安全网可采用锦纶、维纶、涤纶或其它的耐候性不低于上述品种的材料制成。同一张安全网上的同种构件的材料、规格和制造方法须一致,外观应平整。平网宽度不得小于3m,网宽(高)度不得小于1.2m,密目式安全立网宽(高)度不小于2m,产品规格误差允许在±2%以下,每张安全网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密目式安全立网标准是每10cm×10cm=100cm2的面积上有2000个以上网面。阻燃安全网必须具有阻燃性,其续燃、阻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S。
9.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人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工种繁多,况且业主指定确定的分包工程将穿插进行,为此工地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做好施工人员生活方面的保障工作,避免因劳累过度而发生工伤事故。
10.由项目生产副经理负责协调业主指定、确认的分包工程间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及时向有关专业工长、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交底,传达至各有关施工操作人员。
11.现场布置排水明或暗沟,排水通畅。进出口洞口周边及车道处基坑周边,设安全防护栏杆,栏杆构造应符合临边洞口作业安全要求。
1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昼夜24小时须有专人值班,以防万一,做好应急预防一切物资、机具、人力准备。
13.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度,进出口处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14.在建筑建筑物范围内不堆土或杂物不得随便堆放。
15.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
16.装饰施工阶段应注意事项:
(1)安排流水施工必须科学合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在不安全因素的多任务种交叉作业应尽量避免。
(2)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层操作人员之间必须有安全隔离或防护设施。至少应做到不同时在一垂直面上有上下两人同时作业。
(3)室内的脚手架,登高工具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室内脚手架不能因为临时作用或高度不高而马虎,搭设必须符合要求。登高工具的使用必须防止倾倒等事故。
(4)预埋洞、孔,楼梯、阳台边等,必须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坠落事故。
二、各阶段施工场地安全管理措施
1.现场安全准备工作
进场前应熟悉现场外围的环境,其中包括场内外交通状况、高低压线路、基坑和临近建筑、其它危险地、物,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必须认真学习现场安全管理知识,参加劳动主管部门考试,领取安全资格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之后由项目印试题统一考试,分为“三级”(项目、队、班组),建立安全教育记录,未受教育者,安全人员有权拒绝其上岗。
2.基础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基坑四周做1.2~1.5m高防护栏杆,刷红白漆,栏杆外围护安全网和做不低于20cm的挡水墙。进场材料在基坑边堆放预先制定标准,并对护坡及支护经常性自测和用经纬仪等进行监测,必要时要成立护坡观察小组,成员有质量、工程、安全等部门组成,由安全部门每天写出观察结果。教育施工人员向基坑下料时不从上向下扔,保证塔吊吊物必须有容器和捆绑,信号工指挥要认真执行“十不准吊”。
基坑周边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3.主体结构安全管理
1)根据结构形式由技术部门设计脚手架,安全部门参加,对脚手架进行安全验算,提前绘制施工图,并报公司总工审核批准,并做安全技术交底,架子工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2)施工时分为多个流水区,在区与区上下之间,要做临时性防护栏杆。对结构的敞口处,设置固定的防护栏,统一到高度1.2m,用红白漆涂刷。
3)支模与拆模:支模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顶撑和满堂架子时,要有二人以上合作,在柱梁绑钢筋立模时,做好可靠的防护,在拆模时,安排专职看护人员。施工人员要有协作精神,拆完之后及时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