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管理表格
沉井和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表格编号
CSCEC82-SP-B10316
工程名称
XXX项目
交底日期
年月日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交底内容:
工程项目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
作业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作业人员发现隐患应采取的措施
发生事故应及时采取的避险和救援措施
1.沉井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沉井下沉时,在四周的影响区域内,不应有高压电线杆、地下管道、固定式机具设备和永久性建筑物,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2)沉井的制作高度不宜使重心离地太高,以不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的长度为宜。一般不应超过12m。特殊情况需要加高时,必须有可靠的计算数据,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3)抽承垫木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分区域,按规定顺序进行。并在抽承垫术及下沉时,严禁人员从刃脚、底梁和隔墙下通过。
(4)沉井的内外脚手,如不能随同沉井下沉时,应和沉井的模板、钢筋分开。井字架、扶梯等设施均不得固定在井壁上,以防沉井突然下沉时被拉倒发生事故。
(5)沉井顶部周围应设防护栏杆。并内的水泵、水力机械管道等设施,必须架设牢固,以防坠落伤人。
(6)空压机的贮气罐应设有安全阀,输气管道编号,供气控制应有专人负责,在有潜水员工作时,应有滤清器,进气口应设置在能取得洁净空气处。
(7)沉井下沉前应把井壁上拉杆螺栓和圆钉割掉。特别在不排水下沉时,应全部清除井内障碍和插筋,以防割破潜水员的潜水服.
(8)当沉井面积较大,采用不排水下沉时,在井内隔墙上应设有潜水员通行的丽留孔。井内应搭设专供潜水员使用的浮动操作平台o
(9)浮运沉井的防水围壁露出水面的高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lm。
(10)采用抓斗抓土时,井孔内的人员和设备应事前撒出,如不撤出,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妥善保护。
(11)采用人工挖土机械运输时,土斗装满后,待井下工人躲开,并发出信号,方可起吊。
(12)采用水力机械日寸,井内作业面与水泵站应建立通讯联系。水力机械的水枪和吸泥机应进行试运转,各连接处应严密不捕水。
(13)沉井在淤泥质粘土或亚粘土中下沉时,井内的工作平台应用活动平台,严禁固定在井壁、隔墙和底梁上。沉井发生突然下沉,平台应能随井内涌土上升。
(14)潜水员的增、减压规定厦有关职业病的防治,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15)采用井内抽水强制下沉时,井上人员应离开沉井,不能离开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16)沉井如由不排水转换为排水下沉时,抽水后应经过观测,确认沉井已经稳定.方允许下井作业。
(17)采用套井与触变泥浆法施工时,套井四周应设置防护设施。
(18)沉井下沉采用加载助沉时,加载平台应经过计算,加载或卸载范围内,应停止其他作业。
(19)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时,工作平台应搭设牢固,导管周围应有栏杆。平台周围应有栏杆。平台的荷载除考虑人员、机具重量外,还应考虑漏斗和导管堵塞后,装满混凝土时的悬吊重量。
2.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在槽段开挖前,沿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构筑导墙,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筑。
导墙深度一般为1.2~1.5m,其顶面略高于地面10~15cm,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导沟。导墙的厚度一般为100~200mm,内墙面应垂直,内壁净距应为连续墙设计厚度加施工余量(一般为40~60mm)。墙面与纵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0mm,内外导墙间距允许偏盖±5mm,导墙顶面应保持水平。
导墙宜筑于密实的粘性土地基上。墙背宜以土壁代模,以防止槽外地表水渗入槽内。如果墙背侧需回填土时,应用粘性土分层夯实,以免漏浆。每个槽段内的导墙应设一溢浆孔。
在挖基槽前先作保护基槽上口的导墙,用泥浆护壁,按设计的墙宽与深分段挖槽,放置钢筋骨架,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置换出护壁泥浆,形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逐段连续施工成为连续墙。施工主要工艺为导墙、泥浆护壁、成槽施工、水下灌注混凝土、墙段接头处理等。
导墙
导墙通常为就地灌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作用是:保证地下连续墙设计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容蓄部分泥浆,保证成槽施工时液面稳定;承受挖槽机械的荷载,保护槽口土壁不破坏,并作为安装钢筋骨架的基准。导墙深度一般为1.2~1.5米。墙顶高出地面10~15厘米,以防地表水流入而影响泥浆质量。导墙底不能设在松散的土层或地下水位波动的部位。
泥浆护壁
通过泥浆对槽壁施加压力以保护挖成的深槽形状不变,灌注混凝土把泥浆置换出来。泥浆材料通常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一些惰性物质组成。泥浆的作用是在槽壁上形成不透水的泥皮,从而使泥浆的静水压力有效地作用在槽壁上,防止地下水的渗水和槽壁的剥落,保持壁面的稳定,同时泥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