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三公局生便﹝2014﹞12号
对贵州三黎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桥梁负弯矩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初步处理方案的回复
四公司生产管理部:
你公司贵州三黎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桥梁负弯矩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初步处理方案收到后,我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了研究评审,现将专家意见汇总并回复如下:
一、建议对项目桥梁负弯矩预应力工程存在施工质量问题的位置抽出旧钢绞线并对预应力孔道洗孔,重新安装新的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按原设计进行处理。业主、设计、监理方更容易接受此方案。
二、项目报送的处理方案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补充完善:
1、所提的处理方案,应提供有相应资质机构出具的张拉计算书,证明其实施后与原设计预应力张拉效果相同;
2、此为初步处理方案,具体实施还需进一步细化。应在方案确定后给监理、业主上报详细实施方案,批准后实施;
3、文中“在成孔之后,负弯矩布束需要设置竖曲线平顺过度,利用风镐在斜孔和梁顶之间做出半径为10m的过渡圆弧线..”,内容不够具体,方案是否可行?建议圆弧段剔槽,购入质量良好的圆形管道,恢复T梁顶板钢筋,之后管道周边填充高强环氧砂浆,待环氧砂浆达到强度后再进行张拉;
4、文中“……在圆弧过渡段设置圆管变扁管接头,梁顶部分采用扁管的形式……”,圆弧过渡段设置圆管变扁管接头较为困难,建议在梁顶面水平设置;
5、预应力筋置于梁顶后,整个克服负弯矩的预应力相当于增加了5%以上,为此建议请有设计资质的结构工程师重新检算,是否需要调整负弯矩区的预应力张拉力;
6、建议增加:1)在钻孔之前应用梁体同标号砂浆填充梁体预留的预应力孔道;2)施工中应保护好T梁顶板横向钢筋,剔除混凝土损伤到的顶板横向钢筋应修复;3)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扁锚锚具,应进一步研究钻杆自扁锚锚具孔口直接钻透顶板的可行性,可以更好地保护锚下钢筋,以保证锚下混凝土结构安全;4)本方案不存在体外预应力,实为组合T梁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因此不宜使用“体外预应力”一词;
7、图文应对应,文中前面提到“……钢绞线布置在T梁梁顶位置,埋设45mm圆形塑料波纹管,然后按照和原设计相同规格和相同数量的钢绞线重新穿束……”,后面变为,“……虽为体外束处理方案,但利用了原有锚头……”,“在圆弧过渡段设置圆管变扁管接头,梁顶部分采用扁管的形式……”,究竟是圆管还是扁管?而图中使用YM15-4型锚具!前后描述矛盾;
8、附图应按照施工图样式绘制,一般混凝土结构尺寸单位采用cm,钢构件采用mm,标高采用m;
9、图上要明确预应力钢绞线孔道弯曲段的技术要求,在说明中要写明梁顶、弯曲孔道、锚垫板处的处置要求;
10、处理方案中设计图应有制图、审核等签字。并修改说明中的错别字。
11、需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和具体的施工工艺。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
2014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