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XX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课件PPT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目录01造价管理基础02成本控制策略03预算编制与审核04招投标与合同管理05工程结算与审计06造价管理软件应用
01造价管理基础
定义与重要性造价管理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对工程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和核算的全过程管理活动。造价管理的定义01有效的造价管理能够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造价管理的重要性02
造价管理流程在工程开始前,根据设计图纸和市场行情编制详细的项目预算,作为成本控制的基准。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成本支出,与预算进行对比,及时调整以控制成本不超预算。对于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变化,及时进行成本评估和变更管理,确保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工程完成后,进行详细的竣工结算,核对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差异,为未来项目提供经验教训。项目预算编制成本控制与监控变更管理竣工结算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和计价的合理性,避免后期成本超支。工程量清单审核
相关法规标准介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等法规,强调其在规范造价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工程造价管理法规阐述《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行业标准,指导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和报价。行业标准与规范解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合同条款对造价管理的影响和重要性。合同管理规定
02成本控制策略
成本预测方法类比估算法历史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项目数据,预测未来项目成本,以历史成本为依据进行合理估算。参考类似工程项目的成本数据,结合当前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预测。参数估算法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根据项目参数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成本预测。
成本控制原则设定清晰的成本目标,确保项目团队对成本控制有共同的理解和追求。明确成本目标明确各部门及个人的成本责任,通过奖惩机制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强化责任分配实时跟踪项目成本,及时调整预算和资源分配,以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实施动态监控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避免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优化资源配成本控制措施通过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优化设计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01优化设计阶段实时监控项目成本,通过定期的成本报告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02实施阶段的成本监控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同等方式降低材料成本,同时确保材料质量满足工程需求。03采购管理优化识别项目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减少因风险事件导致的成本超支。04风险管理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本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提供成本控制的参考依据。05后评价与反馈
03预算编制与审核
预算编制流程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出各项工程的量,为预算提供基础数据。确定工程量01选择合适的工程定额或市场单价,根据工程量计算出直接费,这是预算编制的核心步骤。套用定额或单价02包括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等,这些费用根据项目特点和企业标准进行合理估算。计算间接费用03将计算出的各项费用汇总,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制成完整的预算书,供审核和决策使用。编制预算书04
预算审核要点审核人员需仔细核对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的计算准确无误,避免预算超支。核对工程量检查材料和人工的单价是否符合市场行情,确保预算中的价格合理,反映实际成本。审查单价合理性审核预算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税金、保险等费用是否按规定计算。合规性检查评估项目预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材料价格波动、施工条件变化等因素,确保预算的弹性。风险评估
预算调整与管理设立风险预备金以应对不可预见事件,确保预算调整时有足够的资金应对突发状况。风险预备金管理材料和人工成本受市场影响波动,需定期审查预算,以反映最新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波动在施工过程中,若设计发生变更,需及时调整预算,确保成本控制与项目目标一致。应对设计变更
04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招投标流程招标单位通过官方平台发布招标公告,明确项目信息、投标条件及报名时间等。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单位在公开场合开启投标文件,评标委员会根据既定标准进行评审,确定中标候选人。开标与评标投标单位根据招标要求准备投标文件,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招标单位指定地点。投标文件的准备与提交
招投标流程中标公示评标结束后,招标单位将中标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发出中标通知。0102签订合同中标单位与招标单位在公示期满后,根据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内容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合同类型与条款固定总价合同适用于工程范围和要求明确的项目,承包商承担风险,总价不变。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适用于项目范围不确定的情况,业主支付实际成本外加一定比例的利润。成本加酬金合同单价合同按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支付费用,适用于工程量难以准确预测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