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医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夜间医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一、应急疏散组织
1.应急疏散领导小组
应急疏散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夜间医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负责指挥、协调应急疏散工作。
夜间医院应急疏散领导小组应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各部门代表等。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由医院领导担任,各部门代表由各部门主管配备。
2.应急疏散组织结构
应急疏散组织结构如下:
总指挥:夜间医院院长
副总指挥:夜间医院副院长
指挥部(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由各部门主管担任
抢救组:由各科室派遣抢救人员组成,负责搜寻出现困难的病人
疏散组:由夜间保安队、门诊科及各科室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组织疏散、保护安全。
3.应急疏散组织任务
在灭火事件发生时,夜间医院应急疏散组织主要任务如下:
1)迅速调集各方力量,快速控制火势。
2)组织救护车及时转移患者,保障伤员得到及时抢救。
3)
组织科学、合理、有序的疏散和转移,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夜间医院灭火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组成
夜间医院灭火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火灾应急疏散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与职责。
2)
火灾应急疏散组织员救援装备储备库、救援人员培训与演练计划。
3)火情发现及处置原则与程序。
4)应急通讯与指挥体系。
5)火灾发生后如何处理的方案。
6)灭火器材配置与使用方法、消防器材管理。
7)其他可能涉及的内容。
2.火情发现与处置
夜间医院火情的发现与处理应根据下列程序进行。
1)
火情发现:当发现火焰、烟雾等迹象时,应立即向值班员、保安和医生报告。
2)
火情报告:接到火情报告后,值班员、保安和医生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或领导紧急联系语音电话,同时向灭火器材储备库发出火情警告信号。
3)
火灾报告演习:夜间医院应不定期组织各科室、保安队及职工代表开展扑救演习和火灾处置演习。
4)
火灾处置的原则为:发现火灾后第一时间报警,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让医院安全人员分类使用灭火器材,及时扑灭火势。
3.疏散与救援
在发生火灾后,夜间医院应急疏散组织要安排疏散路线和方向,制定疏散指示标志、疏散人员集结点,并进行疏散演练,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
疏散方式应根据火灾情况和实际情况,采用紧急撤离或分批疏散等方式,确保安全。
在抢险中,应急疏散组织要按照“先人后财”的原则,首先疏散出院病人、幼儿、老年人等易受伤害人群,并配备专业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夜间医院应急疏散组织还要和有关部门沟通配合,在需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支持。例如,应急疏散组织可以联系消防救援队、地震救援队等,以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夜间医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
夜间医院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在无法预见的情况下,应急疏散领导小组应立即会商,进行制定紧急预案,并按步骤进行实施。
夜间医院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应当牢记以下原则:
1)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理的疏散路线、撤离方向及安全集结点。疏散路径应选择通畅适宜、通风背风、疏散无障碍的场地进行。
2)
在全力救援的同时,应尽可能做好消防工作,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火源及电线等可能出现短路、漏电等安全的检查和维护。
3)
保持有效的应急通讯。夜间医院应急疏散领导小组要指定专人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同时各部门内部要加强联系,保持信息的及时传达,确保救援过程中能及时通讯联络,以确保救援工作的错误无误,高效有序。
4)
加强对救援人员的培训。夜间医院应急疏散组织要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了解火灾处置流程,熟悉使用灭火器材和其他救援工具,保证救援人员能够对火势进行有效的扑救救援。
五、夜间医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维护和改进
夜间医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维护和改进应当长期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应急疏散领导小组应定期检查、修正、完善应急预案,同时收集汇总和分析火灾事故,并统计总结救援情况和效果,加强救援标准的制定和现行预案的修改,提高应急疏散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