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层施工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文件大小:6.72 MB
总页数:160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2.37万字
文档摘要

高层施工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及标高控制

一、测量放线基本方法

定位放线时,根据进场后和业主、监理、桩基、基坑支护等单位多方交接、验收的工程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进行水准测量和定位放线,利用定位控制建立整个建筑物的平面轴线控制网,利用水准点控制建筑物的水平标高。

本工程的轴线引测采用主轴线控制桩,采用激光全站仪、经纬仪内控法辅助与激光铅垂仪及10Kg线锤复挂相结合方法。

首先对建筑主轴线进行测设,并适当增设控制点,同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2个水准点(现场西南水准点高程为:+8.788,现场东南水准点高程为:+7.841)和2个坐标控制点(现场西南坐标控制点为:X=66186.761,Y=86581.131;现场东南坐标控制点为:X=66168.870,Y=86726.010;),具体定位轴线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坐标来复核、测设施工用水准点,以控制轴线位置、人工清土深度及工程各层标高的引测。当完成垫层砼浇筑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砼垫层面闭合规定后弹纵横轴线控制线的墨线及底板、墙柱等平面位置的控制线。基础砼浇筑完毕后在其四角引测埋设控制轴线观测点,以作上部各层结构施工轴线控制线的引测点,上部结构平面轴线引测选用激光经纬仪,将轴线引测到施工层楼面,复测闭合后,再放出相应控制点连成轴线再弹出墙、柱的位置线。为减少激光散射产生的误差,使用其最有效的可靠射程来控制建筑的垂直度。

二、平面控制测量

1.坐标、水准点交接验收及控制点线的确定

我公司进场施工时,首先和业主、监理、基坑支护单位、桩基施工单位和土方开挖单位做好工程桩施工时已测设轴线控制桩的复测校核等交接、验收工作,增设控制轴线和控制点,校核操作可采用角度交汇法和极坐标法校核,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高程,确定施工用高程水准点。以控制人工清土深度、垫层标高及工程各层标高的引测设水平面基准线的高度,控制楼面标高及平整度,同时为水电安装和装饰工程施工提供条件。原始控制点的复核工作相关单位必须参加,并且完成定位放线的相关资料。

校核合格后确定出本工程所需的控制线,并引测做好标志,并对其标志和增设控制桩进行有效保护,以作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点和线,由于基坑较深,所以视通情况较差,在坑外增加控制点时必须考虑视通良好、不易被破坏且方便架设仪器的地方,对基坑外侧增设的控制点作好充分的保护,以便校核和引测。

2.轴线定位控制

(1)定位测量

由于工程柱网排列规则,适合采用“井”字形建立轴线控制网来分别测放。地下室外边线设计为不规则多边形,其轴线定位拟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测放。控制轴线校核准确后,作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轴线控制网,并将该轴线控制网引测到不受施工干扰的远处引桩上。为保证控制网点在遭到破坏后能根据引桩及时恢复。随着施工进度,将该控制轴线引测到施工层面上,根据控制轴线作柱、梁中线等细部放样,以备钢筋绑扎、模板支立等。

(2)轴线控制

利用控制线,以全站仪、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设定轴线控制桩。具体施测步骤为:先架设全站仪、经纬仪于角桩上,以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定出纵向轴线各控制桩,使纵轴线贯通。在已建立的各控制桩上以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测设出各横向轴线控制桩,并用经纬仪以一测回测设直角检核各横向控制线。轴线引测:采用外控法,使用激光垂准仪、经纬仪测量,在楼层平面上选择可通视点建立“井”字形控制网,夹角闭合差≤10″,距离测量误差1/10000以内。

控制网建立后,即用经纬仪、钢尺、墨斗、弹出轴线位置。

基础垫层砼浇筑完成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砼垫层面,闭合符合规定后弹纵横轴线控制线的墨线及混凝土构件平面位置的控制线。本工程轴线控制采用内控法,基础砼浇筑完毕后引测设置埋设控制轴线测点的200×200×10mm预埋铁板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复核符合规范后在钢板面刻划十字线,以上各层楼面在相应的位置留设200×200mm的洞口(洞口四周用砖砌100mm高的阻水圈),以作上部各层结构施工轴线控制线的引测点,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上部结构平面轴线引测选用激光经纬仪或垂准仪,将轴线引测到施工层楼面(如图所示),复测闭合后,再弹出柱、梁的位置线。激光经纬仪或垂准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激光经纬仪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而采用激光垂准仪投点时对中后可直接投射引线。

三、标高测量控制

1.水准点的布设

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高程,确定施工用高程水准点,在对已有的水准点进行复核后方可使用,现场建立4个控制水准点,以控制人工挖土、清土深度及工程各层标高的引测设水平面基准线的高度,控制楼面标高及平整度,同时为安装装饰提供条件。并采取相应以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期间意外毁损。

2.±0.00以下标高控制

(1)由于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