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不锈钢智能测试桩测试桩 2米2.5米安装与应用.doc
文件大小:117.4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56千字
文档摘要

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不锈钢测试桩

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不锈钢测试桩

测试桩2米/2.5米安装与应用

技术部:薛淑芳

不锈钢智能测试桩(如2米/2.5米规格)的安装与应用需遵循严格的流程与技术规范,以下为具体说明:

安装步骤

施工前准备

材料检查:施工前检查测试桩的外观尺寸及内部结构是否完好,接线是否牢固。若产品本身带引线,检查其引线长度、绝缘层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工具与材料准备:准备安装所需的工具,如螺丝刀、锤子、电钻、电焊机、水平尺、卷尺等;准备必要的材料,如水泥、沙子、钢筋、螺栓、螺母、防水胶等。

位置确定: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测试桩位置,推算到实际焊口、管子上,并测出距最近的转角桩的距离、方向等数据。测试桩应尽可能设置在小路旁、田埂上等容易进入的位置,尽量不占用农田,且不得设置在水域内。

开挖与布线

开挖基坑:根据测试桩的尺寸和埋设深度要求(如2米或2.5米),挖掘合适的坑槽。坑槽应平整、无杂物,并确保坑底坚实。

布线:使用不小于6mm2的测试电缆从原电位测试桩底部穿线孔引线至原电位测试桩接线板处,引线端头使用铜鼻子压紧固定,铜鼻子通过接线板处的跨接片与原管道测试线进行连接。测试引线的另一端应留有足够长度,保证与智能测试桩进行连接。测试引线埋地深度不小于0.8m,引线上方应进行铺沙盖砖处理。测试引线两端应使用标识标牌对线缆进行标记。

测试桩安装

固定测试桩:将测试桩的底部固定架放入坑槽中,并调整至水平位置。使用钢筋或螺栓将底部固定架与坑槽底部固定牢固。将测试桩放入底部固定架上,并调整至垂直位置。使用电焊机将测试桩与底部固定架焊接连接。

回填与夯实:在测试桩周围回填沙土或碎石,并逐层夯实。使用水泥和沙子混合制成的水泥浆,将测试桩与周围土壤进行固定。

接线与调试

接线:将测试引线、参比电极线缆、测试试片线缆从智能测试桩底部的穿线孔引入智能测试桩的接线板处。所有线缆应使用铜鼻子压紧固定,并留有不少于10%的余量,避免因测试桩沉降等原因拉断电缆。测试桩应避免安装于长效参比电极正上方,以免损坏参比电极。

安装智能设备:将智能电位采集仪从智能测试桩下部的小门装入测试桩内部,并将智能电位采集仪上附带的电缆引至智能测试桩接线板处。将智能电位采集仪附带的天线安装至测试桩顶部。将智能电位采集仪上附带的电缆与其他引入测试桩的电缆通过接线板上的跨接片进行跨接。

调试:使用调试工装连接管道电位智能测试桩和便携式电脑,对管道电位智能测试桩进行调试,查看采集仪采集电位是否准确,信号质量是否良好。采用GSM模式传输数据的,应确认采集仪端的短信号码与服务器端的接收器手机号码相同;采用4G模式传输数据的,应确认采集仪端IP地址及端口号与服务器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相同。

回填与恢复

回填土方:回填土至基坑距地面0.5米,并将基坑底部夯实,避免发生沉降。基坑上方回填土应高于地面至少20cm,回填后应保证地面平整并恢复原地貌。

应用特点

实时监测与远程传输

不锈钢智能测试桩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阴极保护电位、电流等关键参数,并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如4G/NB-IoT)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智能化管理与维护

集成了现代智能技术,用户可通过web浏览器或桌面展示系统观察数据,进行信息查询与分析。能够检测设施的故障,并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和故障特征,确定故障的位置和类型,为及时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存储与分析

具备数据采集与存储单元,能够保存大量的监测数据,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实时的状态监测和预警功能。

耐腐蚀性与稳定性

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