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路工程安全技术单元二工程安全技术2.4隧道施工现场安全技术2.4.9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4)1、洞口边、仰坡的开挖应遵循快开挖、快防护的原则,减少冻土暴露时间。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洞内温度监测,采取温度调节措施,降低洞内环境温度;开挖爆破后,应及时喷混凝土封闭围岩,控制围岩表层融化。3、多年冻土隧道应按设计采用低温早强混凝土(含喷射混凝土),控制工序步距,缩短二次衬砌与掌子面之间的距离;洞口段结构混凝土应加强保温养护。九、多年冻土4、多年冻土隧道应采取有效的防排水和隔热保温措施,防水层和隔热保温层施工应有相应的防毒、防火措施。5、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应根据海拔和空气含氧量,采取合理的通风及供氧方式,选择合适的通风及供氧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1、高地温隧道施工应加强探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热源,并进行风温预测,超温地点应采取加强通风、放置冰块、洒水等降温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2、钻爆作业时,孔内岩体温度应低于爆破器材安全使用温度。当通风、洒水等措施难以降低孔内温度时,可采取向炮孔内注冷水等措施降低孔内温度。3、高地温隧道应通过施工风温计算,确定散热所需的通风量;通风软管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不应大于10m。十、高 地 温4、高地温隧道施工应采取措施降低高地温隧道作业面温度,当采用隔绝热源、加强通风、喷雾洒水等制冷措施不足以消除热害时,应采用空调系统、冰块等人王制冷措施降低温度。5、高地温隧道施工应根据隧道内高温程度、劳动强度和劳动效率,确定合理的劳动工作时间;禁止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循环器官有异常的人员参加劳动。6、高地温隧道施工应加强对施工机具的保养和维护,采取喷雾洒水、水箱内注人冷水等降温措施,防止施工机具因高温造成制动性能减弱、爆胎等故障。1、隧道通过采空区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核对,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采空区规模、分布范围、与隧道空间关系,评估其对施工和长期营运的影响,编制采空区处治专项施工方案。2、当采空区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涌出风险时,施工应符合有关规定。3、采空区有地下水时,应采取引排、封堵等综合处治措施。4、采空区施工应加强监测,必要时应采取回填注浆、隧道初支和衬砌加强等措施。十一、采 空 区1、隧道通过放射性地层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治措施。2、 放射性隧道作业人员接触放射性场所的时间、距离、剂量限值应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3、放射性隧道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4、 放射性隧道施工应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对隧道内氧气、氨子体浓度、粉尘、射线辐射剂量率、作业人员吸收的剂量、水及弃渣辐射性物质含量等进行监测。5、弃渣运输应按现行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规定采取防护措施。6、 放射性隧道弃渣场应选择在离居民生活区和水源较远处,且不易被雨水冲刷、地下水不发育的地方,弃渣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隔离。十二、放 射 性THANKYOU感谢聆听,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