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行业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教师的岗位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为了深入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实验小学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方案。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1.教学能力
对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标准包括:
(1)教学态度:对待学生是否平等、尊重、关爱,是否能够积极引导,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课堂教学:结合本人专业特长,是否有创新的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理念。
(3)作业批改:是否规范,公正、耐心,纠正错误及时,指导正确。
(4)教材使用:是否熟悉学科知识结构,注重源详细查阅并运用各类教材,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5)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计划具体,重在学懂、学会,培养学生自主习惯。
2.学科研究与创新
考核学科研究能力、新思路、新措施的推广和应用等,评价教师学科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包括:
(1)实用技能:掌握学科教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灵活运用创新教育手段。
(2)教育方法:借鉴其他课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积极推广新的教学应用技术。
(3)创新意识:能够时刻关注教育脉搏,耳濡目染学科研究,提前发现问题并注重创新。
3.师德与业务
对教师的师德行为、业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教师“四贵”能力的主要标准包括:
(1)工作态度:主动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坚持“立德树人”,为学生的成长而不断努力。
(2)工作效果:教学工作成果表现,不断总结工作实践经验,寻求新的工作发展。
(3)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
四、考核程序
1.报名:所有参加考试的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行政领导提交书面报名,并提供个人简历、教育教学成果等材料。
2.答卷:所有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及答卷的编写,并按时提交答案。
3.评分:学校评委会进行考核评审,评委会由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
4.公布成绩:所有考生成绩及格者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考核形式
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其中笔试部分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主要考查教师本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面试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演示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
六、考核后续
考核结束后,学校将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教师进行帮扶,及时协调和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同时,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水平。
七、结论
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学校管理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实验小学将始终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努力促进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