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言运用的神话单元教学策略
[摘要]神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闪烁着神奇的光芒,深受学生的喜爱。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体会神话故事中的独特表达,并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讲述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小学语文;神话故事;语言运用
神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也是学生憧憬美好生活、崇尚英雄人物及认识美与丑、善与恶的重要媒介,学习神话故事有助于学生想象力、表达力与创造力的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力量)、情节、环境等描写都有其特点,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指向语言运用的神话单元教学策略。
一、把握特点,指向语言运用
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教学本单元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发现神话故事布局谋篇的规律,习得神话故事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把握神话的叙事结构
神话的体裁决定了它的结构多为叙事性结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课文的课后练习和阅读提示都围绕语文要素进行编排。教学时,教师要先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从整体上感知故事内容;再根据语文要素,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抓手,引导学生把握神话的叙事结构,为他们后续创编神话故事奠定基础。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盘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入手,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叙事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依托神话故事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有助于学生在完成单元习作时从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方面把故事内容写清楚、写生动。
(二)了解神话的语言特点
神话故事大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的,因此其语言简洁质朴,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在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神话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创编神话故事提供方法支撑。如《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这两篇课文都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以“有一天”开始故事的讲述,以“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许多年来”等推动故事发展。整个故事叙述简单,没有过分渲染,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也是神话故事语言表达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或者时间变化的语句;再利用这些语句来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语言特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神话故事的语言与其他故事类文本的语言有很大不同,把握住它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对神话故事魅力的感知。
(三)理清神话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神话故事的“骨架”,正是因为有了精彩的故事情节,神话故事才格外吸引人。因此,在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把握神话故事的语言特点,还要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情节的神奇性。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该文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帮助人类摆脱黑暗和只吃生食的命运,冒着生命危险盗取火种,因而惹怒众神领袖宙斯,被罚锁在高加索山上,每日被鹫鹰啄食肝脏,多年后才为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所救。故事中,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过程虽然着墨不多,但充分凸显了他能力的神奇。宙斯在得知这件事后准备严惩普罗米修斯,此时火神告诉普罗米修斯,只要向宙斯认错并归还火种,他就向宙斯求情。按照常规的情节发展逻辑,普罗米修斯应该采纳火神的建议,但是故事情节并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普罗米修斯拒不认错、甘愿受罚。这一反常规的情节发展正是神话故事的奇妙之处。只有把握住这一特点,学生在续编或创编神话故事时才能如鱼得水。
二、揣摩词句,体会独特表达
神话故事深受人们喜爱,不仅与其神奇的想象有关,还与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缺少准确传神的词句、生动形象的修辞,神话故事就会失去它的灵魂。因此,在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神话故事写了什么,还要把重点放在神话故事的语言表达上,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一)感受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
神话故事的语言具有准确传神的特点,把握这一特点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如《盘古开天地》一文第2自然段中的“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把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教学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先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