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文件大小:4.92 M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2.18千字
文档摘要

玩偶之家(节选);人们恋爱的时候做着美梦,一旦结婚就从梦中醒来。

——蒲柏【英】;亨利克·易卜生

HenrikIbsen

(1828—1906.5.23)

挪威戏剧家、诗人

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

被称作世界“现代戏剧之父”;出生于挪威南部一个商人家庭。

由于父亲破产,只接受过几年小学教育。16岁入药材店当学徒,22岁去首都奥斯陆参加社会主义者领导的工人运动(挪威民族独立运动)并从事写作。

1849年开始戏剧创作,1851—1862年任剧院编剧、导演,共写剧本26部。倡导挪威民族戏剧,遭到保守势力攻击。

1864年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而出国,侨居国外27年。

晚年回到挪威,他去世后挪威为他举行了国葬。;02;易卜生

四大社会

问题剧;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

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易卜生所言“我的工作是提出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

讨论又是社会问题剧的一大特点,剧本里往往包含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对白,所以社会问题剧又叫“讨论剧”。;创作背景;随后,挪威社会上发动的强大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在易卜生的内心深处,仍保有对“真正的人”的美好回忆。

这就使他在早中期作品中:

一方面,对资本主义人性丧失的现实进行无情地批判,呼唤“真正的人”的复归;

另一方面,又塑造具有人的尊严、道德、情感和期盼以及精神尚未枯萎的正面人物。;1879年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时,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妇女解放运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

她们发动的强大妇女解放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该剧共三幕,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

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没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现实。;此处实指剧本,是??种文学体裁;;悲剧;三要素;人物关系图;娜拉兴冲冲地赶回家准备过节,她与孩子们玩游戏。娜拉的老同学林丹太太来找她。林丹太太为生活所迫,她急需找个工作。娜拉同情林丹太太的遭遇,答应说服丈夫海尔茂,在银行里为林丹太太安排个职位。

阮克医生是海尔茂的朋友,极度消沉的他常常到海尔茂家来寻找精神寄托,并暗恋着活泼热情的娜拉。

品行不正的银行小职员柯洛克斯泰曾冒犯过新升任银行经理的海尔茂,海尔茂便抓住他的过错,想借此把他辞退。

作为曾经借钱给娜拉,帮助她挽救丈夫生命的债主,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以揭露娜拉背着海尔茂,假冒父亲签名借款,来要挟娜拉在丈夫面前为他说情,但海尔茂并不听娜拉的劝说。;被海尔茂辞退了职位的柯洛克斯泰终于把揭露真相的信件投进了邮筒,再次对娜拉进行威胁、恐吓。

娜拉内心不安,但她对海尔茂还存在幻想,她相信一旦海尔茂知道了真实情况,必定会出现奇迹:他将主动承担全部责任。

但她做好准备,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丈夫的名誉受到损害,于是娜拉想到自杀。

得知真相的林丹太太决定帮助娜拉摆脱柯洛克斯泰的威胁,同时鼓励娜拉将偷偷借钱给丈夫养病与假冒父亲签名借款的事情,告诉丈夫海尔茂。;看课本,梳理第三幕的故事情节;发现借据之前;;讨论:

1.当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出现以后,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怎样的?;讨论:

2.当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出现以后,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怎么变化的?;第一次海尔茂即将升迁,全家人就要过好日子了。没想到科洛克斯泰为了保住自己银行的职位,向娜拉翻出当年伪造签名借债的旧账相威胁,娜拉陷入绝境。

第二次,海尔茂得知事情真相,勃然大怒,夫妻感情即将破裂,没想到科洛克斯泰竟然还回当年的借债,危机解除。

第三次,海尔茂态度大变,以为娜拉会接受自己的饶恕,重归于好。没想到娜拉毅然离家出走。

这些没想到所发生的就是戏剧性事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就是突转,先将观众和读者带入某种期待,然后又提供一个大相径庭的故事发展,这样的一波三折使人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戏剧性事件做突转,故事将会怎样进行呢?;三次突转性质是一样的吗?;完成表格,找一找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前后有何变化?;读信前;思考:在家庭关系里,娜拉原先处于一个怎样的角色和地位呢?;1;3;1;娜拉形象分析;觉醒后;思考: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仅仅是家庭中夫妻的矛盾吗?;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