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语》阅读--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讲评课件.pptx
文件大小:466.47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24千字
文档摘要

11题名著阅读题评分细则

一、评分细则11.(1)(10分)评分细则11.(1)①(4分)答案要点:A.孔子批评微生高不直率。(2分)意思对即可。?B.原因:当有人向微生高求醋时,他家没有醋却未直言相告,而是特意从邻居家讨来给人(1分)。他这样做是“曲意殉物,掠美市恩”(或结合范氏所说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11.(1)②(6分)答案要点:A.“直”的要义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3分)意思对即可。B.一味“直”并不可取,需要在学习(礼义)中明理,才能避免尖酸刻薄。(3分)只答“不要尖酸刻薄”的,得2分。

译文与注释【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说自己没有,]却到邻人那里转讨一点给人。”【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译文】孔子道:“……爱仁德,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放荡而无基础;爱诚实,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直率,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勇敢,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捣乱闯祸;爱刚强,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胆大妄为。”掠美:夺取别人美好的东西据为己有。市恩:给人好处以讨好别人。

11(2)(10分)评分细则11(2)①(4分)答案要点:第一问:“正”的特征是清明灵秀;(1分)“邪”的特征是残忍乖僻。(1分)第二问:“正邪两赋”的意思是:正气与邪气两不相下,赋形于人。(2分)11(2)②(6分)“正邪两赋”分析正确,举例恰当(“正”“邪”各举一例即可),符合作品内容。对“正”的分析(1分),举例(2分)。对“邪”的分析(1分),举例(2分)。

答案示例一贾宝玉的“正邪两赋”体现在他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他不看重封建社会的礼法,尊重怜惜地位低下的女性。(1分)他与晴雯发生口角后,为哄晴雯高兴陪她撕扇;他怜惜刘姥姥贫苦,向妙玉讨下成窑盅送给她卖钱度日。(2分)但宝玉身上也有纨绔习气,乖张任性。(1分)只因李嬷嬷喝了他的茶便摔了茶盏嚷着撵人;只因开门迟了就一脚踹在袭人的肋下。(2分)

答案示例二贾宝玉的“正邪两赋”体现在他对待读书的态度上。贾宝玉以读“闲书”为乐。(1分)他向往爱情和自由,喜欢读当时被视作“淫词艳曲”的《西厢记》《牡丹亭》;他腹有诗书,在大观园题写对额时才思敏捷。(2分)贾宝玉反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的读书。(1分)他厌恶仕途经济,对《孟子》大半夹生,对时文八股更是深恶痛绝,将读书人称为“禄蠹”,可见其离经叛道。(2分)

二、主要问题(一)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答11(1)②题时,不能只翻译相关内容,而应在理解基础上适当概括。(二)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答11(2)②题时,不能只复述相关内容,而应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