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生物 第1章 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教案1.docx
文件大小:317.1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5.06千字
文档摘要

优秀教案系列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和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资料,归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通过分析和讨论非生物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资料,说明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通过分析和讨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说明种内竞争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4.阐明种群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等社会责任感。

评价目标

通过分析和讨论非生物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资料,说明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难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的综合性。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应以丰富的实例为载体,在情境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教育,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分析资料讨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最后通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学案,PPT等。

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1.在我们周边,哪些植物种群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出现数量变化?

2.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3.举例说明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会随着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知识和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探究一:非生物因素

【师】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教材P13的“思考·讨论”中的资料,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其中的问题。

【生】学生小组通过讨论后得出:影响植物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除光照强度外,还有温度、水、风、无机盐等,同一非生物因素对不同植物种群的影响是不同的。

【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4的内容,并进一步提问:

1.如果该地干旱缺水,对各种动植物的种群数量会有哪些影响?

2.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的数量普遍迅速增长,这是为什么?

【生】1.种群密度均会下降。

2.温度升高、降雨增加、光照时间增加等,适宜动植物生长、繁殖;动物的食物也日益充足。

【师】通过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掌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加强学生利用材料信息的能力。)

探究二:生物因素

【师】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两组资料,通过阅读资料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资料1: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以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结果发现:与单独培养不同,混合培养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也都有增长,但随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加,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最后完全消失。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资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90多年的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分组讨论:

1.怎样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答案: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数量会下降。

2.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

答案:二者为捕食关系,当雪兔数量上升,猞猁因食物充足,其种群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数量随之上升;当雪兔的数量下降,猞猁因食物不足,其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数量下降。

3.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答案:猞猁种群数量上升会加大对雪兔的捕食压力,导致雪兔死亡率上升而数量下降;雪兔数量下降会导致猞猁食物匮乏,猞猁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猞猁种群数量下降会减轻对雪兔的捕食压力,使雪兔的种群数量得以恢复;雪兔种群数量上升,猞猁的食物充足,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种群数量上升。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

4.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动的还有其他因素吗?

答案:其他的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作为食物的植物以及非生物因素。

【生】通过分析这两个资料,帮助学生完整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网,并通过对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的分析,理解因果循环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曲线,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

探究三:种群研究的应用

【师】世界上的农作物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