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单元综合
学习目标
1.通过第1课时任务一,欣赏戏剧冲突,探究社会意义。
2.通过第1课时任务二,品味诗歌意象,赏析艺术特色。
3.通过第2课时任务一,了解申论的特点,熟悉材料处理的方法。
4.通过第2课时任务二,明确申论的写法和要求,学习写作申论。
第1课时单元整体探究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任务一欣赏戏剧冲突,探究社会意义
1.[情境]戏剧从来都是以矛盾冲突为中心来结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戏剧必须表现冲突。戏剧冲突在戏剧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英国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所说:“所有的戏剧基本上都产生于冲突。”
[问题](了解戏剧冲突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玩偶之家(节选)》戏剧冲突的特点。
与你交流①戏剧冲突尖锐激烈。
教师讲解内容:海尔茂自私自利,男权思想根深蒂固,娜拉追求妇女解放,不安于“玩偶”地位,于是双方发生了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②戏剧冲突高度集中。
教师讲解内容:在剧中,作者把海尔茂和娜拉的冲突安排在一个地点(家中),围绕一件事(借据事件)而展开,戏剧冲突高度集中。
③戏剧冲突紧张曲折。
教师讲解内容:作者巧妙运用“突转”的手法。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的意图。剧中海尔茂“变色龙”般的变化,娜拉性格、情感的前后变化,构成了紧张曲折的戏剧冲突,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2.(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玩偶之家》被称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请你说说《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以及社会意义。
与你交流(1)思想内涵:该剧极其尖锐地提出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问题。
教师讲解内容:易卜生提出的问题超越了以往人们所关注的婚姻中的几种常见的悲剧因素,诸如男权社会中的法律习俗观念(妻子必须忠贞)、父母权力造成的选择不自由、门第观念里衍生的婚姻悲剧,他极其尖锐地提出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问题。因此,人们认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2)社会意义:①女主人公娜拉对男权社会的叛逆。
教师讲解内容:在《玩偶之家》以前的文学作品中,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与同自己理想一致的男子结合;而本文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
②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时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
教师讲解内容:《玩偶之家》产生以来,女性解放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务二品味诗歌意象,赏析艺术特色
[情境]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用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相应地,读者阅读鉴赏诗歌,也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本单元的四首外国诗歌,在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上都十分出色。
1.(赏析诗歌中的意象)《迷娘(之一)》三个诗节描写的意象众多,各不相同,但又有共同特点,那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与你交流共同特点:与故乡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故乡的美好和魅力。
教师讲解内容:首节选择的意象有柠檬花、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等,具有鲜明的意大利地域特征,描绘出一幅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图景;第2节所写的圆柱、厅堂、居室、大理石立像等,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的鲜明特征,宏伟而壮美;第3节则以雾、岩洞、龙种、危崖、瀑布等意象,展现阿尔卑斯山的险峻之美和神秘色彩。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无穷魅力,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美好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2.(欣赏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致大海》一诗中,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诗人为什么选取“大海”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
与你交流(1)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和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教师讲解内容:诗歌的第1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大海”这一意象的本质特点是自由奔放、反复无常、任性骄纵、无法控制、不愿屈服;另外大海也是壮美的,如与蓝天一色的波涛、震天撼地的轰响;诗人在诗中用拿破仑与拜伦的经历增强了大海这一意象的历史感。
教师讲解内容:当诗人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因不能投入大海的怀抱而惆怅时,大海就像诗人的知己,听其倾诉心曲。诗人将大海的形、影、声、光组成了自由的颂歌,挖其深意,使“大海”这一意象获得了丰富的内涵。
3.(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自己之歌(节选)》在意象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