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04浮力
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浸在水中的直棒AB的A端,棒的截面积处处相等,密度分布均匀,静止在如下图的位置。此时A端距离水面x,棒与水面的夹角为θ,棒浸在水中的长度为L,B端的深度为h。现由图示位置缓慢向上增大x直至棒的B端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以下关于F、L、θ、h大小变化的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F先不变后增大
(C)θ先增大后不变
L先增大后减小
(D)h先增大后减小
1 2 1如下图,浸入某液体中的物体恰好悬浮。物体的上、下外表积分别为S和S,并且S
1 2 1
2<S,此时物体下外表与上外表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为△F。现用手将物体缓慢下压一段距离,松手后( )
2
(A)物体保持悬浮,由于△F不变(B)物体保持悬浮,但△F变大(C)物体将上浮,由于△F变大(D)物体将下沉,由于△F变小
如下图,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此时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假设容器足够高,并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各自适量的液体,最终使得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肯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
(D)抽出的液体高度h 肯定等于h
甲 乙
甲乙
甲
乙
0如下图,长为L、密度为ρ的均匀细棒下端系一根细线,细线的另一端被拴在杯底A点处,细棒竖直浸没在杯中的液体内,液体密度为ρ0(ρ=4ρ)。现翻开杯底阀门k,使液体缓慢流出。当细棒露出液面肯定长度时,细棒有可能倾斜,该长度的最小值为( )
0
(A) 4L (B)3L (C) 2L (D) 1L
5 4 3 2
如下图,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假设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
A.1 ? B.n ?
?
n?1 n?1
C. 1 ? D. n2 ?
?
(n?1)2 (n?1)2
如下图,直径为36cm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47cm的光滑杆ABC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计,杆平衡时碗内局部AB段与碗外局部BC段的长度之比为〔〕
A.38:9 B.35:12
C.32:15 D.27:20
柱状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大小为200cm2的柱状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并记录水
的总体积V和所对应的水的深度h,如下表所示,则以下推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
物体的底面积S1为8cm2 B.容器的底面积S2为12cm2
C.物体的密度为700kg/m3 D.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4牛
如下图,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移在水面上。假设将木块虚线以下的局部截去,则〔 〕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下降的高度一样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木块下降的高度更大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水面下降的高度更大
木块下降,水面上升,且变化的高度不一样
容器内原来盛有水银,有一只小铁球浮在水银面上,如图〔a〕所示。现再向容器里倒入油,使小铁球完全浸没在这两种液体中,如图〔b〕所示,则〔 〕A.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B.铁球受到油的压力而下沉了些C.铁球上升些使它在水银中的体积减小D.铁球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
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厘米,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厘米,如图〔a〕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
0.8×103千克/米3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厘米,如图〔b〕所示。前后两种状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物体A的密度为 千克/米3。
在底面积为S2的柱形水槽中放有局部水,在水面上浮着一块横截面积为S1的柱状物块,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如图〔a〕所示。沿物块上下面中心的连线,将物块镂空贯穿,
镂空局部的横截面积为S0,物块平衡后如图〔b〕所示,与图〔a〕比较,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将镂下的局部压在物块上,平衡后如图〔c〕所示,与图〔a〕比较,物块下端下下降的高度为 。
如图24-23(a)所示,装有局部水的试管竖直漂移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现将某物块放入试管,物块漂移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移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24-23(b)所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