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历史 高考总复习 课件 第50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pptx
文件大小:4.98 M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5.81千字
文档摘要

;【课程标准】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

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丝绸之路。

;发展

历程;2.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西南

丝绸

之路;海上

丝绸

之路;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物质

和技

术交

流;文化

交流;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工业

革命

后;二战

后;2.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表现;表现;表现;角度: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古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材料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洲的商贸之路,它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交流、交往,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的互动几乎无处不在。如族群的迁徙、多民族的融合、各种文化的传播、艺术的相互影响、物种与技术的交流、;风俗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等,都是经过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带来的结果。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

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

;【解读】材料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互动贯穿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始终。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特征,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角度: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材料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园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解读】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试简析这一现象的形成。

;;;1.(2024·辽宁鞍山模拟)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A.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

B.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

D.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元时期,政府在茶马古道上设置榷场、驿站等官方机构,并设置官员进行管理,这说明政府在茶马交易中发挥主导和管理作用,故选A项;“垂直”说法有误,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茶马古道上的交易主要由政府控制,这并不能冲击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反映政府控制茶马交易,主要强调政治层面的管理,并无有关经济交流的信息,排除D项。

;2.(2024·山东新高考联考)1982年,以“能源:世界的原动力”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美国开幕。中国馆陈列在馆外的轻便、精致的太阳能灶具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室内展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字画、出土文物等更使人们赞叹不已,而秦陵兵马俑在此首次亮相便轰动了全世界。中国参加这次世界博览会()

A.旨在展示改革开放伟大成果

B.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C.体现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D.展示了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2年,中国以太阳能灶具、传统手工艺品、字画、出土文物等参加世博会,引起世界的关注,展示了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故选D项;传统手工艺品、字画、出土文物不属于改革开放的成就,排除A项;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排除B项;国际格局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

;3.(2024·四川乐山模拟)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其中,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而这些造像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尚未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说明()

A.西南商路便利文化交流

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在东汉盛行于四川

D.北方佛教渐趋本土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巴蜀地区出现带有浓厚印度风格的佛教造像,这反映了当时西南丝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