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5.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不是单一的,要根据具体展开方法来看。
知识点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1.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
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知识点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3.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
4.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6.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1dm3=1000cm3,1m3=1000dm3。
7.在解决有关体积的实际问题时,要看清已知条件的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8.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它们的容积。
9.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L和mL。
10.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1.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通常采用排水法,即利用有刻度的量筒或量杯,记录下放入不规则物体前后水位的刻度,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考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例1.把12盒同样的儿童牙膏用丝带捆在一起。
(1)至少需要80厘米的丝带。(丝带接头处忽略不计)
(2)如果一行摆4盒,摆3行,会更节省丝带。
【分析】(1)根据图示,牙膏盒的宽和高都是5厘米,上下两层各有6个5厘米,前后面各有2个5厘米,据此计算解答;
(2)要想更节省丝带,那么就让牙膏的行数与盒数越接近,越用的丝带少。
【解答】解:(1)6×5×2+2×5×2
=60+20
=80(厘米)
答:至少需要80厘米的丝带。
(2)4×5×2+3×5×2
=40+30
=70(厘米)
答:如果一行摆4盒,摆3行,会更节省丝带。
故答案为:80;4,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和观察物体的角度及观察的范围。
1.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宽增加3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增加9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3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说明长和宽相等且比高大3厘米,因此增加的96平方厘米是4个同样的长方形的面积和;由此可以求长方体的长=96÷4÷3=8厘米,由于长比高多3厘米,那么高=8﹣3=5厘米,由此再利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解答。
【解答】解:96÷4÷3=8(厘米)
8﹣3=5(厘米)
8×5×8=320(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是320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求出长方体的长、宽,进而求出高;然后利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答即可。
2.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联系的数学知识。比如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可以将它们的关系用集合图表示(如图1)。
一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请你将下列图形的名称填在集合图相应的横线上。(只需要填写字母)
A.正方形
B.梯形
C.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E.长方形
【分析】多边形是指由多条边组成的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四边形包括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菱形等;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据此解答。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重点是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用丝带捆扎一个长25cm,宽20cm,高10cm的长方体礼盒.打结处长40cm.捆扎这个礼盒至少需要多少长的丝带?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所需彩带的长度等于两条长+两条宽+4条高+打结用的长度,由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25×2+20×2+10×4+40
=50+40+40+40
=170(厘米),
答:捆扎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170厘米长的丝带.
【点评】此题属于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的实际应用,解答关键是弄清是如何捆扎的,也就是弄清是求哪些棱的长度和.
考点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例2.将一个棱长为6cm的正方体熔铸成一个长为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