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常见疾病做有效预防》(教案)-2024-2025学年地质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识常见疾病做有效预防》是地质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的重要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成因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材通过文字阐述、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资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了解常见疾病的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成因和预防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健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常见疾病的症状、成因和预防方法。
(2).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如何提高学生对常见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四、教学策略
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常见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常见疾病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践活动法: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健康宣传海报、开展健康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常见疾病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一些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常见疾病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常见疾病?这些疾病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3.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常见疾病做有效预防》。”
(二)、认识常见疾病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成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1.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一些常见疾病,如感冒、流感、腹泻、近视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成因。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疾病?这些疾病有什么特点?”
3.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三)、分析常见疾病的成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常见疾病的成因,为预防疾病提供依据。
1.教师分别分析不同常见疾病的成因,如感冒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近视可能是由不良用眼习惯、遗传等原因引起的。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得这些常见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避免?”
3.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学习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1.教师介绍不同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预防感冒可以通过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勤洗手等方法;预防近视可以通过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多参加户外活动等方法。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常见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健康宣传海报制作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常见疾病预防的宣传海报。
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一些关于常见疾病的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六)、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症状、成因和预防方法,以及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常见疾病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预防常见疾病?”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常见疾病。
七、板书设计
《识常见疾病做有效预防》板书
1.常见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