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题,45分)
1.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
A.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外力作用。
B.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少?
A.4.9m/s2
B.9.8m/s2
C.14.7m/s2
D.19.6m/s2
3.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电容器的电容?
A.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
B.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C.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成正比。
D.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成反比。
4.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匝数为1000圈,次级线圈匝数为200圈,初级线圈电压为220V,则次级线圈电压为多少?
A.110V
B.220V
C.440V
D.880V
5.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6.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100N,则该物体在离地球表面高度为2倍地球半径的位置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A.25N
B.50N
C.100N
D.200N
7.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电流的热效应?
A.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
B.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冷却。
C.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温度不变。
D.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温度与电流大小无关。
8.一个简谐运动的周期为2秒,则其频率为多少?
A.0.5Hz
B.1Hz
C.2Hz
D.4Hz
9.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
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C.开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D.开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10.一个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体积从V1变为V2,则气体的压强变化为多少?
A.P1V1=P2V2
B.P1V2=P2V1
C.P1V12=P2V22
D.P1V22=P2V12
11.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光的干涉现象?
A.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相干光相遇时,光强分布出现稳定的空间分布。
B.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非相干光相遇时,光强分布出现稳定的空间分布。
C.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相干光相遇时,光强分布出现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
D.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非相干光相遇时,光强分布出现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
12.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100N,则该物体在离地球表面高度为2倍地球半径的位置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A.25N
B.50N
八、计算题(每题10分,共3题,30分)
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30°,物体下滑的距离为5m。求物体下滑的末速度。
2.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匝数为1000圈,次级线圈匝数为200圈,初级线圈电压为220V,次级线圈电流为5A。求初级线圈电流。
3.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100N,求该物体在离地球表面高度为2倍地球半径的位置受到的重力。
九、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简述电容器的电容的定义。
3.简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
4.简述光的干涉现象的内容。
十、证明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1.证明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离地球表面的高度成反比。
2.证明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体积与压强的乘积为常数。
十一、实验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1.描述测量物体沿斜面下滑加速度的实验方法。
2.描述测量变压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电压的实验方法。
十二、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1.分析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的关系。
2.分析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体积与压强的关系。
十三、综合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1.综合分析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规律。
2.综合分析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匝数的关系。
十四、设计题(每题10分,共2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