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学习目标:初步感知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司马光、曹冲等人物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智慧
本讲学习目标:
初步感知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知识;
理解司马光、曹冲等人物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
第08讲
一、
一、知识详解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言文第一个“文”字,为“纹”,修饰之意。“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打破。
迸:涌出。
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人物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练一练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众皆弃去,光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按原文填空。
2.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迸(________)
A.暴发B.涌出C.冒出
(2)登(________)
A.登山B.步行C.爬上
3.写出“群儿戏于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句子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正确的是()
A.群儿/戏于庭
B.光持/石/击瓮/破之
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A.一群小孩子在庭院中玩耍,一个小孩登上瓮沿玩耍时,失足掉进水瓮里了。
B.一群小孩子在庭院中做游戏,一个小孩登上瓮表演节目,不小心掉进水瓮里了。
7.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救失足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和司马光的办法比,你觉得谁的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孩子得救了。周围的人或孩子的父母会怎么夸赞司马光呢?请你选一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注释
欲:想要。
访:询问。
群下:手下群臣。
咸:都。
理:办法。
置:安放。
物:物品。
校:通“较”,比较。
悦:高兴,开心。
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译文
曹操得到一头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的手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先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将大象牵下来,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人物形象
曹冲(196年-208年),字仓舒,东汉末年神童,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练一练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欲知其轻重。________
②使水及原痕。________
1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象??于??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