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二首;教学目标;东门行; 二、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诗歌。现存的汉代乐府民歌约四十多篇,集中保留在由宋人郭茂倩所编撰的《乐府诗集》中。其把汉代到唐代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汉代的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鼓吹曲辞”(北狄乐)、“相和歌辞”(楚声为主)和“杂曲歌辞”(民歌)中。;《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苍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1、不顾归
2、怅欲悲
3、盎中无斗米储
4、贱妾与君共哺糜
5、上用苍浪天故
6、下当用此黄口儿
7、今非
8、咄
;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贪污横行,急征暴敛,摇役繁重,因此,城市经济破产,广大人民食无米,穿无衣,无法生存下去。当时的人民,如果不甘饿死,那就只有两条出路:不是自卖为奴婢,便是合伙为盗贼。这诗就是不甘饿死的人民起来反抗的一种表示,有很积极的意义,是乐府诗中斗争性最强的作品之一。;故事:底层人民贫困到极点被迫造反的过程
原因:1.盎中无斗米;
2.架上无悬衣;
妻劝:1.贱妾与君共餔米
2.沧浪天故,有黄口儿
结果: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以主人公的反常行为透射其内心激烈的挣扎和冲突,已置其于两难选择中。
清代沈德潜:“既出复归,既归复出。功名儿女,缠绵胸次。”通过主人公几度徘徊,归而复出行为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处在激烈矛盾中的人物形象。; “拔剑东门去”; 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1、丈夫情绪变化;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艺术特色1
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
叙事性;艺术特色3
语言口语化,朴素自然而带感情;曹操;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曹操印象;曹操;建安风骨;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
大致分两类:;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建功立业。;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第一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消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此时孤单的心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第二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三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明确:诗人求贤若渴,可是贤才并没有来,作者在此吐露的是求贤不得之忧。;第四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全诗可分为四层:;1、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2、渴望贤才,礼遇嘉宾
3、渴盼人才,忧思难解
4、虚心纳士,竭尽诚心;艺术技巧;2、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子衿》,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本诗运用了很多典故,各有什么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