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湖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6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文件大小:76.04 K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3.8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湖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6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数字经济受三大定律支配,其中“计算机硅芯片处理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减半”被称为数字经济中的()。

A.物理定律

B.摩尔定律

C.吉尔德定律

D.梅特卡夫法则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经济中相关定律的概念。数字经济受三大定律支配,本题所描述的“计算机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是摩尔提出的,因此这一定律被称为摩尔定律。物理定律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并非描述计算机硅芯片处理能力和价格变化的定律。吉尔德定律是指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梅特卡夫法则是指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综上,该描述对应的是摩尔定律。

2、研究人员发现,软底运动鞋会吸收能量,使运动员难以创造好的成绩。他们认为,高弹性的鞋底比软底更能将能量反送给运动员,从而提高他们的成绩。很显然,未来最佳的运动鞋必定是高弹性底的运动鞋。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推翻上述推断?()

A.许多人购买运动鞋是为了日常使用,而不是为了参赛

B.高弹性底的运动鞋生产成本低于软底的运动鞋

C.高弹性底的运动鞋对足部关节压力过大,容易使运动员受伤

D.随着训练技术的提高,运动员对器材、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答案】:C

【解析】题干推断为“未来高弹性底运动鞋是最佳的运动鞋”。“高弹性底的运动鞋对足部关节压力过大,容易使运动员受伤”这句话指出了高弹性运动鞋的缺点。因为这种鞋容易使运动员受伤,所以它不可能成为最佳的运动鞋,这就推翻了题干的结论。

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人将“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这句话最早出自()。

A.《左传》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对“立德、立功、立言”这一表述出处的知识掌握。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不同著作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内容侧重点。“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句话最早出自《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其中记载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言论和思想观念。而《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主要体现了儒家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大学》着重论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中庸》则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探讨了中庸之道这一核心思想。这三部著作均未出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样的表述。综上,答案为《左传》。

4、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文种是()。

A.决议

B.纪要

C.议案

D.简报

【答案】:B

【解析】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所以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文种是纪要。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

A.严复

B.康有为

C.郭沫若

D.陈独秀

【答案】:D

【解析】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主要贡献是翻译西方学术著作,传播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尤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并非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之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他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君主立宪,其思想主要源于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的结合,也未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郭沫若主要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在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并非十月革命后最早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所以正确答案应是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杂志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陈独秀。

6、下列诗句未涉及秋天的是()。

A.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B.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C.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D.寒菊已枯分正色,春兰未秀借幽香

【答案】:D

【解析】本题可通过分析各诗句所描绘的意象和场景来判断是否涉及秋天。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指重阳节过后逐渐枯萎的菊花,重阳节在秋季,所以此句涉及秋天。“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