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政法大学第三批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其中“切”指的是摸脉象,这里的脉是指()。
A.静脉
B.动脉
C.肌腱
D.骨络
【答案】:B
【解析】中医“四诊”中的“切”指摸脉象,这里的脉指动脉。动脉中血液流动的压力较大,能够产生明显的搏动,中医师可以通过触摸动脉搏动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如心跳的节律、强弱等。静脉血管压力较低,搏动不明显,难以通过触摸静脉来获取诊断信息;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组织,主要起到传递肌肉力量的作用,与脉象无关;骨络是指骨骼及其连接结构,和脉搏没有直接联系。因此,正确答案是动脉。
2、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文收文办理程序的是()。
A.审核
B.复核
C.初审
D.核发
【答案】:C
【解析】公文办理分为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收文办理主要程序包括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发文办理主要程序包括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审核一般是在公文拟制阶段,对公文的内容、格式等进行全面审核把关。所以在给出的内容里,属于公文收文办理程序的是初审,而审核是拟制阶段程序,复核和核发属于发文办理程序。
3、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诉讼属于()范围。
A.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民事诉讼
D.民事、行政诉讼
【答案】:C
【解析】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是指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它本质上是基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人事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显然不属于刑事诉讼的范畴。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其主体一方是行政机关,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双方是事业单位和其工作人员,并非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不属于行政诉讼。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事业单位和其工作人员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他们之间因人事关系产生的争议,应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处理,所以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围。
4、根据我国刑法,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B.累犯
C.犯罪对象是妇女儿童的
D.二年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我国刑法中关于从重处罚情形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累犯是指因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由于累犯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相对较高,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而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但刑法并未一概规定其从重处罚,而是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犯罪对象是妇女儿童,这只是犯罪行为针对的特定群体,并不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在量刑时会予以一定考虑,但并非刑法明确规定的从重处罚情形。二年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与刑事处罚性质不同,受过治安管理处罚不是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情节。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所描述的情形是曾被认定为累犯。
5、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实现自身价值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下列不属于资本变换的三种职能形式的是()。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
【答案】:D
【解析】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产业资本是指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它是一种资本的存在形式,不是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变换的职能形式。所以不属于资本变换的三种职能形式的是产业资本。
6、甲开汽车到单位后,因疏忽忘记拔出车钥匙,被乙发现,乙发动甲的汽车刚要离开时,甲正好回来,将乙抓获。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抢夺罪未遂
B.构成侵占罪未遂
C.构成抢劫罪未遂
D.构成盗窃罪未遂
【答案】:D
【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乙趁甲离开而开走甲汽车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7、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这句话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统一。
A.前进性与曲折性
B.内容与形式
C.偶然性与必然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