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齐齐哈尔建华区公益性岗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文件大小:77.08 K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3.91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齐齐哈尔建华区公益性岗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规模日益壮大,已跃升为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A.服务业

B.科技创新产业

C.工业

D.绿色环保产业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已跃升为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并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产业尽管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尚未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就其规模跃升为第一大产业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绿色环保产业是近年来新兴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不过目前也未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

2、以下不属于纪要的特点的是()。

A.文字的抒情性

B.内容的纪实性

C.表达的提要性

D.称谓的特殊性

【答案】:A

【解析】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内容的纪实性是纪要的重要特点,它如实记录会议内容,不进行虚构或夸张;表达的提要性强调纪要需对会议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突出重点;称谓的特殊性体现在纪要中通常使用特定的称谓来指代相关人员或群体。而文字的抒情性通常用于文学创作等领域,与纪要这种公文的客观、纪实风格相悖,不属于纪要的特点。

3、8,23,27,80,84,251,255,()。

A.764

B.668

C.686

D.866

【答案】:A

【解析】将相邻两项两两分组,可以发现规律:8的3倍减1等于23,27的3倍减1等于80,84的3倍减1等于251。存在这样的规律:当n为奇数(n=1,3,…)时,第(n+1)项等于第n项乘3再减1。按照此规律,所填数字为255乘3减1,结果是764。

4、笔芯:笔杆:笔帽()

A.树根:树枝:树叶

B.灯泡:灯罩:灯光

C.花盆:花瓣:花朵

D.衣服:衣领:衣袖

【答案】:A

【解析】笔芯、笔杆、笔帽都是笔的一部分;树根、树枝、树叶都是树的一部分,所以就是该答案。

5、××县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行文并同时报送××省人民政府,这种行文方式属于()。

A.越级行文

B.逐级行文

C.多级行文

D.直达行文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不同行文方式的概念。越级行文是指越过直接上级或下级机关向其他上级或下级机关行文,而本题中××县人民政府并没有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市人民政府,所以不是越级行文。逐级行文是指按级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只对直属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而本题中××县人民政府不仅行文给了直属上级××市人民政府,还报给了××省人民政府,并非单纯的逐级行文。多级行文是指将公文同时发送给上几级或下几级机关,甚至直达基层与人民群众直接见面。本题中××县人民政府行文给××市人民政府并报××省人民政府,同时向两级上级机关发文,符合多级行文的特点。直达行文是指领导机关直接将文件发至基层组织或直接传达给人民群众。本题中并不是这种直接面向基层或群众的行文方式。综上,答案为多级行文。

6、下列属于侮辱罪的是()。

A.王某对正在执行公务的便衣女警官进行言语辱骂

B.张老板对小王怒吼道:“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能搞砸”

C.蒋某面对身处意外事故死亡的贾某,默念“善恶到头终有报,死得好”

D.贪小便宜的金某在路人手中购得一块金牌,不久发现是假的破口大骂

【答案】:A

【解析】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对正在执行公务的便衣女警官进行言语辱骂”,这种行为是公然对他人使用言语进行辱骂,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若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构成侮辱罪。“张老板对小王怒吼‘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能搞砸’”,此情况属于正常工作场景下的一种较为激烈的表达,未达到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的程度,不构成侮辱罪。“蒋某面对身处意外事故死亡的贾某,默念‘善恶到头终有报,死得好’”,默念行为并未进行公然宣扬,不满足侮辱罪公然败坏他人名誉的构成要件,不构成侮辱罪。“贪小便宜的金某在路人手中购得一块金牌,不久发现是假的破口大骂”,金某是因自身买到假货而进行的情绪宣泄,并非针对特定他人实施公然侮辱行为使其名誉受损,不构成侮辱罪。综上,属于侮辱罪的是对正在执行公务的便衣女警官进行言语辱骂这种情形。

7、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事业单位可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以下所列事业单位属于公益二类的是()。

A.义务教育

B.高等教育

C.公共文化

D.基础性科研

【答案】:B

【解析】事业单位依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