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管理学 教学案例 1 管理与管理者-从技术专家到副总经理.doc
文件大小:4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5.2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4

案例:从技术人才到副总经理:孙源的职业升迁之路

一、刻苦专研,成为技术人才

2010年,孙源从吉林农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进入吉林民富饲料有限公司,被分配到生产车间,从事饲料生产工作。该公司是2005年创建的,正处于上升起步阶段。孙源认为在这种充满新机会的公司里工作,自己学的企业管理专业知识一定能有用武之地。但事与愿违,万万没想到竟然要下车间去生产饲料。他感到非常失望,真不知道该如何工作,因为他对饲料生产所知甚少。好在公司实行师徒制,新入职员工都安排一个师傅来指导,孙源开始跟着师傅从饲料调配做起。孙源在空闲时间仔细参阅各种工作手册、阅读技术书刊,同时师傅也会主动指导。下班后,他会琢磨饲料的成分,思考调配中的难题。睡觉前,还会在头脑里一遍遍琢磨饲料调配的细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他渐渐摆脱了困境,有能力独立进行饲料调配工作了。

在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取得了饲料调配师等资格。他在与饲料长期打交道过程中锻炼出一种特殊本领:总能从车间翻滚的饲料中一眼看出其中的成分。

2012年,公司投资近千万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德国全自动数控饲料生产机器,建立了新的生产线,饲料成分配比实现自动化的同时,也使得工人对配料比一无所知。公司任命他为该生产线的技术负责人。设备刚运行时,有问题只能请教德方工程师,但饲料调配的关键技术他们只会说:“这个你不需要知道!”那种傲慢的态度激发了孙源的发愤图强精神。孙源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翻译了几大本英文说明书。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孙源掌握了设备自动进行饲料调配的原理,并能进行机器故障诊断和维修,获得公司“技术革新先进个人”等称号。

二、初尝管理,倍感力不从心

孙源的饲料调配技艺和机器维修工作不仅获得了领导的认可,而且他性格随和,和同事的关系也非常融洽。2015年,公司物流部经理退休,他被提升为物流部经理,负责四个物流小组的管理工作。做了多年的饲料调配工作,现在要做管理工作,并不是管理饲料调配部门,而是管理物流部,孙源内心有些忐忑:物流业务不熟悉又如何开展工作呢?做饲料调配工作时,他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发现饲料成分最优配比。自从担任物流部经理后,他发现自己不能只关心当天的物流工作状况,还得做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还有许多报告和会议。此外,要和生产车间、设备部等其他部门沟通协商,重要的是如何领导四个组长?如何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每天孙源到达物流部办公室时,都会随身带来一份他当天要处理的各种事务的清单。清单上的有些项目是上级通知他亟需处理的,还有一些是他自己在现场巡视中发现的,或者他手下人报告的不正常的情况。物流部有四个班组,每个组长被要求在下班后提交一份报告,说明本班组开展了什么工作,发生了什么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他来到了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是审查各班组组长呈送上来的作业报告。看完报告后,孙源通常要同四个组长开一个早会,会上他传达上级工作指示和安排,与他们讨论下一步行动落实以及对于报告中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孙源在白天要参加一些会议,有时要接待各方面的访问者。他们中有些是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的销售代表,也有一些人来自政府机构。此外,公司职能部门管理者和孙源的直接上司有时也会来检查工作。当陪伴这些来访者参观检查的时候,孙源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将它们列入到他那待处理事项的清单中。孙源那待处理事项的清单好像永远没有完结。他发现自己无暇顾及长期计划工作,似乎总是在处理某些突发事件,如两个班长吵架了、排班不公平、物流外包企业涨价等问题。孙源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何不能像做饲料调配那样,只要刻苦钻研就能有成效呢?为何总是有这么多的关系要协调呢?为什么总是有开不完的会,扯不完的皮呢?各项琐碎事务让他常常感到困惑,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出问题了呢?

三、学无止境,业绩助力升职

面对困惑,孙源又拿出钻研饲料调配、学习德国设备的劲头。他钻研物流工作的技术流程和标准,多次到其它饲料企业的物流部门去学习考察,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又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去学习MBA课程,从老师和同学那里吸取管理经验和领导技巧。慢慢地他发现自己不但学会了制定计划、进行资源分配、协调人际关系、控制工作进度,而且还学会如何把日常工作授权给下属去做,并且指导他们如何做好。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制定部门规划、修订工作流程,激励下属更好地工作,也更有精力参加培训和进行突发事件的处理。他在当上物流部经理不久,他就发现原有的物流工作手册已基本过时,因为公司已安装了许多存储新设备,引进了许多新技术。为了更好地修订工作手册,他组成修订工作小组,不断学习讨论,吸收其他部门的意见,以使物流工作与整个公司的采购和生产作业协调起来。同时,通过与物流外包企业谈判,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使物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