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金课建设研究1
管理学2
管理学第十一章领导概论3
本章概要2.第一节领导的内涵3.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4.第三节领导理论5.本章小结41.开篇案例
开篇案例5第十一章
小李大学毕业后,到了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不到三年时间就晋升成为公司中层管理者,以前的同事立刻改口称他为李经理,也有的同事称他为领导,但每次听到别人称呼他领导时,他总是谦虚的说:我就是一名管理者,领导者还谈不上。问题:你认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有区别吗?第一章6开篇案例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7第十一章
一、领导与管理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力而进行管理,被管理者往往因追求奖励或害怕处罚而服从管理。领导者的本质就体现在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领导与管理的共同之处在于: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的构成看,两者也都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关。第一章8
表11-1领导者与管理者不同的关注点第一章9领导者管理者剖析执行开发维护价值观、期望和鼓舞控制和结果长期视角短期视角询问“做什么”和“为什么做”询问“怎么做”和“何时做”挑战现状接受现状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二、领导的作用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1.指挥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第一章10
三、领导权力的来源1.法定性权力2.奖赏性权力3.惩罚性权力4.感召性权力5.专长性权力第一章11
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12第十一章
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1.集权式领导者2.民主式领导者第一章13
二、按创新方式划分1.魅力型领导者2.变革型领导者第一章14
三、按思维方式划分1.事务型领导者2.战略型领导者第一章15
第三节领导理论16第十一章
一、领导特性论1.努力进取,渴望成功2.强烈的权力欲望3.正直诚信,言行一致4.充满自信5.追求知识和信息第一章17
二、领导行为论1.密歇根大学的研究(1)工作(生产)导向型的领导行为。这种领导者关心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并用密切监督和施加压力的办法来获得良好绩效、满意的工作期限和结果评估。对这种领导者而言,下属是实现目标或任务绩效的工具,而不是和他们一样有着情感和需要的人,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是领导行为的中心。(2)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这种领导者表现为关心员工,并有意识地培养与高绩效的工作群体相关的人文因素,重视人际关系。员工导向型领导者把他们的行为集中在对人员的监督,而不是对生产的提高上。他们关心员工的需要、晋级和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一章18
二、领导行为论2.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分为两个维度,即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和定规维度(initiationofstructure)(1)关怀维度代表领导者对员工以及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对相互信任、尊重和友谊的关注,即领导者信任和尊重下属的观念程度。(2)定规维度代表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第一章19
二、领导行为论第一章20图11-1管理方格
二、领导行为论3.管理方格论(1)1.9型领导方式:特别关心员工,持这种方式的领导者认为,只要员工精神愉快,生产自然会好。这种管理的结果可能很脆弱,一旦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破坏,生产业绩会随之下降。亦称乡村俱乐部型管理。(2)9.1型领导方式:只注重任务的完成,是一种专权式的领导,下属只能奉命行事,可能会失去创造性或进取精神。亦称任务型管理。(3)5.5型领导方式:既不过分重视人的因素,也不过于重视任务因素,努力保持和谐与妥协。亦称中庸之道型管理。(4)1.1型领导方式:表示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亦称贫乏型管理。(5)9.9型领导方式: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亦称团队型管理。第一章21
三、领导情景论1.菲德勒权变理论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认为任何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的环境内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1)三种权变因素职位权力的大小任务结构是否明确上下级关系(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第一章22
三、领导情景论1.菲德勒权变理论(2)一种分析模式:LPC(最不喜欢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