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表达教学样态探索
[摘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理念,以学会实用性表达与交流为落脚点,满足学生生活交流沟通的需要。在设计“我是小小讲解员”“致敬英烈”“编撰‘南京旅游攻略’”这三个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围绕真实生活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三方面,探索实用性表达的教学样态,建构高效的实用性表达教学课堂。这样基于任务群的实用性表达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实用性表达;教学样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其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让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它涵盖两类语文实践活动,即指向实用性文本的阅读活动和以实用为目的的表达交流活动。实用性表达在形式上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两种。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学会实用性表达与交流既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落脚点,也是教学的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聚焦实用性表达,笔者设计了“致敬英烈”“我是小小讲解员”“编撰‘南京旅游攻略’”这三个学习任务,探索实用性表达教学样态。本文将从真实生活需要、语文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任务群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生活品质。
一、以真实生活情境为驱动
基于任务群的实用性表达应结合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来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在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在生活中获取的实用性信息结合起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依托教材情境
“我是小小讲解员”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学习内容。这一口语交际内容和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应的是语文新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学习内容的要求——“学习通过口头表述和多种形式的书面表达,分享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属于实用性表达任务。这一单元的《金字塔》一文,是散文《金字塔夕照》和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组合文本。教学时,笔者根据“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另外两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属于文学作品。为了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整体需要,笔者改变它们的教学功能,使它们具有实用目标,与单元内容统整在一起。《赵州桥》《颐和园》等文本内容清晰、语言表达明白,和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一样,能够作为“我是小小讲解员”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文本,为学生讲解、介绍提供资料。基于此,笔者立足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这个单元让我们跟着课本游世界,去欧洲看看水城威尼斯,去牧场之国荷兰感受静美,去非洲的埃及领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最后,我们回到祖国,走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做一个小小讲解员,给家人、朋友进行讲解,传承中华文明。”(见表1)
(二)整合主题情境
语文新课标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学习“简单书信等日常应用文,注意称谓和基本格式,文明礼貌地进行交流”。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写信”体现了这一内容要求。这一单元的选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的是少年周恩来的报国壮志,《梅兰芳蓄须》赞颂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民族气节,《古诗三首》和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是典型的文学作品,均可成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信息源与资料库,使它们具有实用性指向。教学时,笔者将单元内容进行统整,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致敬英烈”学习任务群(见表2)是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的二次开发,先通过“听我诵爱国精神”这一学习活动,为写信这一实用性表达奠定家国情怀的情感基调;再通过学习活动“看我写信致敬英烈”,使习作“写信”契合单元的人文主题;最后,补充阅读革命英烈的红色书信,感受家书纸短、家国情长后,引导学生进入“千年不变的爱国心”主题情境,引发学生写信的强烈愿望,完成习作“写信”。
(三)联结生活情境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建议“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语文学习应适应信息时代生活的发展需要。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面对庞杂的信息,如何快速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游玩方案,成为摆在每个旅行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攻略”这一生活指南应运而生。通过仔细研读攻略,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的美食美景,为自己的旅行做好充分的准备。“编撰‘南京旅游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