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荧光标志物
第1部分:安全救生标志物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0
一、工作概况
(一)任务来源和协作分工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
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5〕23号文)下达的计
划进行编制的,项目号为T-469,标准名称为《船用荧光标志物第
1部分:安全救生标志物》,该标准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等单位负责编制,立项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项目周期12个月。
(二)主要工作过程
安全救生标志物作为一种救生、消防用产品,对在发生事故时有效进行救助,
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且人们对于海上人命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意义是显而
易见的。本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救生标志物
其中内容相对于目前IMO、ISO对于本产品的相关要求严重落后,技术上无
法满足实际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验。为满足我国船舶行业相关产品生产规范化
标准化急需,对标国际先进公约、规范,有必要修订本标准。
1.在接到任务后,按照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的要求,我单位立即组织相关
人员成立编制组,研究标准的编制情况和过程,深入了解安全救生标志物的相关
技术要求,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着手起草标准草案。
2.2025年5月,标准编制组在前期完成的标准文稿基础上,按照GB/T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的要求
对草案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并提交给
SAC/TC129/SC1(全国船舶舾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救生设备分会)发出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1.规范性
该标准格式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的要求编写,做到技术要求明确,语句表达清晰准确。
2.先进性
该标准通过对比国际公约规则与标准技术内容的符合性,与国际公约、规范、
标准接轨,代表了目前国内同类标准的先进水平。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1
1.关于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用荧光安全救生标志物(以下简称救生标志)的分类和标记、
图案、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救
生标志的设计、制造及验收。
2.关于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图案、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救生标志按安装方式分为:
a)A型——可粘贴型救生标志;
b)B型——非粘贴型救生标志。
救生标志的图样和尺寸应符合ISO24409-1:2020和ISO24409-2:2014中
对救生系统和设备标志(LSS)以及逃生方式标志(MES)的要求。
救生标志应采用坚固耐用和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的材料制作,不应使用遇
水变形、变质或易燃的材料。有触电危险的作业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
A型救生标志应无需用水或其他溶剂浸湿,即可手工剥下防粘纸。防粘纸应
无破损、撕裂或从救生标志上沾下粘合剂的痕迹。
救生标志应耐日晒,不易褪色,耐晒色牢度应符合GB/T730—2008的规定,
室内用应不低于4级;室外用应不低于6级。
救生标志试验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的条件下进行。
取150mm×150mm救生标志试样,按照GB/T3978规定的方法,采用照明体A
光源,视场角0.1°及观测角0.2°的照明观测角条件,测得各种颜色的色品坐标。
取尺寸为150mm×25mm的A型救生标志试样,从一端撕去100mm长的防粘
纸,粘贴在厚度为2mm的铝板上。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24h后,把试样水平悬
挂,如图1所示,在试样的自由端上,使用夹具悬挂一重0.8kg重物(包括夹具的
重量),使其与试样板面成90°角下垂。5min后,测出试样剥离的长度。
救生标志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