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和损失调查评估规程》
编制说明
目录
一、工作简况 1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5
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8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 8
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以及是否合规引用或者采用国际国外标准,
并说明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因 9
六、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关系 9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依据 11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11
九、实施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期和实施日期的建议
等措施建议 11
十、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12
1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16号),《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和损失调查评估规程》已列入制订计划,项目周期18个月,由全国森林草原防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3)组织起草和审查。
(二)制定背景
《森林草原防火条例》(草案送审稿)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火灾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对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草原面积和蓄积、人员伤亡、其他经济损失、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应急救援处置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形成调查评估报告”。这一规定凸显了火因调查和损失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法规依据和政策支持,为标准编制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依据现行火因调查相关标准,在开展火因调查时,往往缺乏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和细致、可操作的调查步骤,导致调查方法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火场实际情况。本标准的发布实施,规范了火因调查流程,指导了现地调查操作方法。火因调查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其核心任务是查明火灾起火原因,为火灾统计提供精确数据,为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统计,为追究肇事者法律责任提供了事实依据,为研究火灾发生规律、火行为特点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依据现行损失调查评估相关标准,在开展损失调查评估工作时,存在流程和技术方法不统一、操作耗时长、计算偏差大等问题。本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
2
规范损失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统一调查统计指标,进而确保损失调查评估更加标准、系统、科学。火灾损失调查评估是森林草原火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核心任务是对火灾造成森林和草原资源损失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对于准确反映火灾损失的真实性和精确性具有直接意义,为完善和优化防火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保险单位提供获得经济赔偿的基础数据,为宣传教育提供真实案例,并为灾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森林草原火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编制单位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主导,并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火灾预防监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东北林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黑龙江图宏森林防火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制定。
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负责标准制定工作总体安排协调。组建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标准编制计划,组织标准讨论和标准验证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对所提意见进行归纳和处理,形成送审稿提交审定会审定。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负责标准文稿中技术问题的编写和审核。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火灾预防监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负责标准技术的调研工作。
黑龙江图宏森林防火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标准文稿的技术和格式的编
3
写和审核工作。
(四)起草过程
1.立项阶段
2023年5—10月,我们准备《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和损失调查方法》
(2020-LY-067)修订标准申请升为国家标准,名称更改为《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和损失调查评估规程》,申请小组着手进行标准申报材料的编写工作,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立项通知,于2024年10月进行国标委组织的国标申请线上答辩会。在答辩会上,申请组介绍标准申报背景、立项依据、标准内容等内容,并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2024年4月,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16号),本标准已列入制订计划,立项编号T-432。
2.起草阶段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