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试验检测项目、样品规格及检测频率表
序号
项目
检测参数
采用标准
样品规格/数量
代表数量/抽检频率
1
土工
土工
颗粒级配
JTG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5kg
5000m3
界限含水率
5kg
击实
50kg
CBR
100kg
2
集料
粗集料
颗粒级配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80kg
400m3或600t
针片状
压碎值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密度
细集料
颗粒级配
50kg
400m3或600t
密度
含泥量
泥块含量
3
水泥
水泥
密度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20kg
散装500t,袋装200t
比表面积
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
胶砂强度
胶砂流动度
4
砼、砂浆
水泥混凝土
抗压强度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块/组
①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地点或拌合地点分别随机制取试件。②浇筑一般体积的结构物(如基础,墩台时,)每一单元结构物应制取2组。③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时,每80-200m3或一工作班应制取2组。④上部结构,主要构件长16m以下应制取一组,16-30m制取2组,筑时间很长时,不少于4组。
砼、砂浆
如换工作班时,每工作班应制取2组。⑥构筑物(小桥涵、挡土墙)每座、每处或每工作班制取不少于2组。当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时,可几座或几处合并制取2组。
配合比设计
水泥80kg、砂150kg、碎石250kg、粉煤灰20kg、矿粉20kg、外加剂5kg
不同原材料、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坍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配合比各做一次。
配合比验证
水泥30kg、砂50kg、碎石100kg、粉煤灰10kg、矿粉10kg、外加剂3kg
砂浆
抗压强度
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T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块/组
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工作班制取2组;一般及次要砌筑物,每工作班制取1组
配合比
水泥50kg、砂50kg、外加剂2kg
不同原材料、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稠度的配合比各做一次。
孔道压浆
抗压抗折强度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块/组
每一工作班至少三组试件
配合比
水泥20kg,压浆剂2kg(压浆料:20kg)
不同原材料、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各做一次。
5
水/外加剂
水
总固体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L
一次,更换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重新检测
溶解性固体
PH值
氯离子
硫酸根
外加剂
PH值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2kg
①以进场的同批号产品数量为一检验批,不同批号产品应分别取样。
②产品批号划分:根据生产厂家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大于1%(含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t,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50t,不足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
减水率
固体含量
密度
氯离子含量
6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石灰
有效钙镁
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2kg
500t
粉煤灰
细度
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2kg
200t
含水量
烧失量
安定性
需水量比
活性指数
水泥稳定碎石
灰剂量
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3kg,一组6个样品
2000m2一次
无侧限抗压强度
(150*150)mm,一组不少于13个
击实
碎石每档25kg,水泥20kg
2000m3一次
配合比
碎石每档60kg,水泥50kg
/
7
沥青
普通沥青
软化点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凝料试验规程》
JTGF40-2004《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kg
同一料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