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议论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在公文中,通常这三个要素都需要具备。
A.论辩
B.论证
C.论道
D.论理
【答案】:B
【解析】议论的三个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则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辩通常侧重于双方的辩论交锋;论道一般指探讨道理;论理更强调依据道理进行分析。所以本题应选论证。
2、下列公文标题中,正确的一项是()。
A.A厂关于请求购买复印机的请示报告
B.B公司关于铺张浪费的请示
C.M省人民政府精简机构的请示
D.民政部关于增加干部编制名额的请示
【答案】:D
【解析】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属于上行文。“请示报告”这种表述错误,请示和报告是两种不同的文种,不能混用,所以“A厂关于请求购买复印机的请示报告”标题有误。“铺张浪费”是负面行为,不能作为请示的内容,“B公司关于铺张浪费的请示”标题不符合规范。“M省人民政府精简机构的请示”缺少介词“关于”,正确的标题应该是“M省人民政府关于精简机构的请示”,此标题表述不完整。“民政部关于增加干部编制名额的请示”,符合公文标题的规范,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事由明确,文种使用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公文标题是关于增加干部编制名额的请示。
3、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对()建设的要求。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答案】:B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对不同道德建设要求内容的匹配。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与题目所给内容不符。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正是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与题目描述不匹配。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方面,并非题目所涉及的内容。所以本题答案是职业道德建设。
4、下列学派与其对应的思想搭配正确的是()。
A.法家——无为而治
B.兵家——以德化民
C.墨家——兼爱尚同
D.道家——赏信必罚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学派与思想的正确搭配。“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强调不过多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并非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的权威性和严格执法。“以德化民”是儒家倡导的治国理念,主张用道德感化百姓,使百姓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并非兵家思想,兵家主要研究军事战略和战术等内容。“兼爱尚同”是墨家的核心思想,“兼爱”指无差别地爱一切人,“尚同”主张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统一于上级。该搭配正确。“赏信必罚”是法家的思想,指该赏的一定赏,该罚的一定罚,以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并非道家思想,道家主张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综上,答案是“墨家——兼爱尚同”这一搭配正确。
5、下列关于事业单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他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
B.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C.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
D.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是非财政补助
【答案】:D
【解析】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有特定的组织或机构表现形式,且会成为法人实体。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就是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其主要人员构成。而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较为多样,包括财政补助、财政补贴、自收自支等多种情况,并非仅是非财政补助,所以该说法不正确。
6、下列民间故事或传说中,并非出自山东的是()。
A.梁祝传说
B.孟姜女传说
C.孟母教子
D.东海孝妇
【答案】:D
【解析】梁祝传说广泛流传于中国多地,山东济宁是其重要发源地之一。孟姜女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记载,在山东淄博有相关传说流传。孟母教子的故事发生在山东,孟母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迁其居,留下了“孟母三迁”等典故。而东海孝妇是出自《汉书·于定国传》的故事,故事发生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