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铁路行车调度集中系统维护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67课件.pptx
文件大小:2.35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1
总字数:约1.8千字
文档摘要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

铁路行车调度集中系统维护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调度集中的发展

调度集中的发展

调度集中的发展

调度集中的发展

调度集中的发展

东海道新干线开通,采用调度集中的行车指挥方式,随着列车运行密度的增加,新干线里程和车站的增多,简单CTC方式已难干满足运输要求。

日本国铁将计算机辅助运行控制系统(ComputeraidedTrafficControlSvstem,COMTRAC)投入使用,此后又不断地改进设备扩充功能,形成现在的系统,管理总长约为1100km的东海道和山阳新干线。

阪神大地震以后,JR东海与JR西日本铁路公司在大阪建设了COMTRAC备用中心。

JR九州铁路公司将原有的七个既有线调度所合并,采用COMTRAC系统,建设了九州综合调度中心,管理2000多公里既有铁路。

调度集中的发展

1992年在马德里阿托查车站建成AVE综合调度系统,2003年在萨拉戈萨建成马德里-巴塞罗那高速线综合调度系统。西班牙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线调度所(1992年)调度中心管理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线路,实行集中控制、统一管理。

调度集中的发展

从1994年开始,铁道部电务局在广泛调查研究后,正式提出建设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名称确定为DMIS工程。

1996年1月18日,铁道部部长办公会上通过了DMIS工程实施可行性报告,决定在全路组织建设DMIS工程。

1996年10月3日,铁道部以铁计营[1996]137号文下达了《关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总体方案的批复》。根据批复,总体设计组开始了DMIS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2001年10月底,DMIS“南京模式”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为全路推广创造了条件。

2001年,铁道部在全路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做出决定,要求DMIS一期工程抓紧收尾,,全面进行DMIS二期工程建设。

调度集中的发展

2002年5月至2003年11月,经过参建单位的奋力拼搏,兰州铁路局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全路率先建成并开通了覆盖全局所有干线及主要支线的DMIS,实现了“五全”,即“全局全覆盖、功能全实现、系统全脱图、DMIS加调度集中(青藏线西宁-哈尔盖段)全开通、维护管理全到位”的目标,真正达到了提高运输效率,减轻调度员和值班员劳动强度,提高运输调度指挥自动化水平,减员增效的目的。

2003年底,在京沪全线全面实现DMIS功能,上海铁路局上海、南京分局,北京铁路局北京、天津分局,济南铁路局济南、徐州分局全部或部分调度台已实现“甩图”,全线100多个车站全部实现车站值班员用计算机接收阶段计划、调度命令、生成行车日志等功能,为繁忙干线DMIS建设积累了经验。

调度集中的发展

2004年经有关铁路局和DMIS研制单位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完成了DMIS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建成了铁道部、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和四大干线(京沪、京哈、京广、京九线)车站基层网。

2005年,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DMIS更名为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2005年3月,铁道部决定撤消铁路分局,由铁路局直管站段,对各铁路局的管理格局进行了重大调整,调度指挥的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调度台由原来的铁路分局各自独立设置改为以铁路局为单位的集中设置,调度中心管辖范围大大扩充,对调度集中系统的管辖范围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调度集中的发展

同时,在2000年以后,随着通信信号、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TDCS(原DMIS)研制单位也在不断进行调度集中系统的改进和发展。

调度集中的发展

2004年4月,西宁-哈尔盖单线区段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技术审查,同年5月,

该系统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铁路历史上第一条采用分散自律控制技术的调度集中系统。

2006年7月1日,青藏线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正式开通,在高原环境恶劣区段实现分散自律控

制。

2007年1月15日,我国繁忙铁路干线上第一套调度集中系统——胶济线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正

式开通。

2007年3月,郑徐线、沟海线CTC系统正式开通;2007年4月,浙赣线CTC系统投入运营。

截止到2013年年底,高速铁路CTC系统控制里程突破1万公里。

教学反思

PARTFIVE

谢谢

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