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项目要风险源分析表及相应的措施
序号
风险工程
风险等级
可能造成危害
相应安全技术措施
1
深大基坑
(明挖段)
一级
基坑失稳,影响施工安全
1、防止围护结构接头渗漏与流砂
(1)轻微的墙体接头夹泥与渗漏水情况,可以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随时用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与超早强双快水泥配合进行堵漏与修补。
(2)若出现严重的墙体接头缝夹泥与渗漏水情况时,应停止基坑开挖作业,立即对夹泥与渗漏水的墙体接头缝进行堵漏与修补。
2、防止基坑纵向边坡失稳滑坡
(1)如边坡坡底太陡,修复边坡时应放缓边坡。
(2)清除坡顶堆载,禁止工程车辆和工程机械在坡顶行驶或作业。
(3)阻止地面水侵入基坑。
(4)采取坑内降水的补救措施。
3、防止支撑体系失稳
(1)视实际施工情况,可设置中间立柱桩和联系杆来稳定支撑;
(2)局部增加支撑数量,保证支撑的稳定;
(3)重新施加预应力确保预应力值达到设计要求。
2
盾构始发
、
到达
一级
土体涌入,地表沉降过大,管片产生错台、破碎、纵缝喇叭口、环向旋转、产生涌水涌砂等不良现象
1、加强施工管理,洞门段土体采用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加固与冻结法双重加固,严格控制质量,加固长度不小于9m;
2、通过垂直与水平钻芯取样的方式,检测土体加固的施工效果和几何尺寸,如未达标,采用补充注浆的方法进行补救;
3、隧道洞门混凝土凿除前,在洞圈范围内钻水平观测孔,观察是否出现渗漏水;如有,则根据渗漏水的具体情况,采用水平注浆或降水等处理措施;
4、洞门临时止水装置安装牢固,洞门砼快速凿除后,盾构机迅速推进入洞圈靠近土体,防止洞口加固土体暴露时间长而出现渗漏水情况。
3
道路畅通
、
行车安全
二级
影响交通、造成拥堵或行车安全事故
1、成立交通安全协管小组;
2、制定安全协管方案,向市交管部门申报审批;
3、在文德路与凤凰大街交汇处、城西路与宁乌公路、广电路有较大交通影响的路段,设置专职交通安全协管员,协调道路的交通秩序;
4、在各施工区域围挡两端设交通围挡导流标志及施工警示牌、警示灯;
5、交通协管人员一律穿反光背心,配备反光电棒、指挥旗、小喇叭等。
4
已知文物及重点建筑物安全
一级
造成房屋开裂、倾斜、不均匀沉降,甚至倒塌、影响行车安全
1、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及盾构机的姿态、降低盾构机掘进速度,加强同步注浆、及时二次注浆。
2、施工监测及时准确,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盾构土压力的设定和同步注浆量。
3、必要时对房屋采取注浆加固。
5
盖挖法顶板
二级
影响结构净空尺寸及验收
1、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要求,换填土层,人工夯实;
2、严格控制顶板及梁地膜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不许钢筋绑扎,并加强顶板施工过程中对地膜的保护。
3、加强测量控制,严格执行还手复核制度。
6
盾构施工开挖面的安全
一级
盾构开挖面的失稳,影响设备安全
1、该盾构区间有弱承压水存在,一旦土压力设置不合理,将很易引起开挖面失稳,开挖面出现流砂现象,更严重就会直接危害到地面安全,为此对砂层碴土改良极其重要,在正式掘时之间,可以采集区间通过地层进行碴土改良实验,以取得第一手较为合理的参数。
2、区间地层有不同程度的液化特性,在盾构掘进中的扰动对此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减少对地层扰动,对开挖面及地层稳定都极为有利,施工中盾构掘进要控制好掘进速度及盾构机推力。
3、盾构机盾尾密封、铰接密封也是保证地层稳定的关键,砂性地层易发生密封位置泄漏,因此盾构选型设计上要保证该密封的良好性,施工中要加强盾构的巡视与保养,必要时采取超前注浆,改良地层特性。确保不发生密封泄漏。
4、同时,通过对出碴量和地表沉降等方面的监控,判断盾构施工开挖面是否稳定,做到信息化施工。
7
联络通道
二级
孔口喷涌、土体化冻出现漏水通道,影响施工人员和隧道结构安全
1、钻进前,预先安放孔口管,钻孔时安装单向阀,防止孔口管密封损坏,同时做好注浆准备。冻结孔完成后,详细测量冻结管的孔位偏差和钻进深度。
2、冻结施工前,检查机械设备,调试合格后开始冻结。开挖前,防护门安装检验合格,其他应急物资、设备准备齐全。配备一台400KW的发电机备用。
3、安排值班人员维护设备,密切监测测温孔温度、盐水温度及监测数据。
8
防水工程
二级
结构渗漏、影响运营
1、材料质量关,优选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掺加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及TMS高效复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防裂抗裂能力。
2、凝土应连续浇注,少留施工缝,施工缝处设“凹”形接缝及止水带。在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混凝土接缝进行凿毛并刷素水泥浆。及时养护,进行温度控制,防止干缩裂缝和温差裂缝的产生。
9
侧穿普通建筑群
二级
引起房屋沉降、倾斜、开裂
1、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掘进参数,快速通过,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充注浆。
2、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