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一节文明工保措施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施工活动。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包括:有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因而实现文明施工,不仅要着重做好现场的场容管理工作,而且还要相应做好现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个项目的文明施工水平是该项目乃至所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
1、创建文明工地管理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司计划本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为:
1力争省级“安全文明工地”;争创“国家级安全文明工地”;
2无严重污染扰民事件;
3无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
4施工料具无浪费现象;
5无火灾事故;
6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的《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达标90分以上。
2、文明工地管理体系
项目部成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安全员任副组长,项目其他管理人员参加,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工地管理措施,同时利用职责经济杠杆手段进行层层落实,从而保证创建文明工地各项制度和措施能够层层落到实处。
3、施工现场场容管理的措施
(1)施工现场场容管理原则
进行动态管理场容管理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场容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动态管理。施工现场的情况是随着工程进展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对现场平面布置进行调整,但必须在总平面图的控制下,严格按场容管理的各项规定进行。
(2)建立岗位责任制
按专业分工种实行场容管理责任制,把场容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有关专业和工种,是实行场容管理责任制的基本任务。例如,土方施工必须按指定地点堆土,谁挖土,谁负责。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库、砂、石堆场的场容,由混凝土搅拌站人员管理;搅拌站前的道路清理,污水排放,由使用混凝土的单位负责;砌筑、抹灰用的砂浆机,水泥,砖,砂堆场和落地灰,余料的清理,由瓦工、抹灰工负责;模板、支撑及配件,钢木门窗的清理码放,由木工负责;钢筋及其半成品,余料的堆放,由钢筋工负责;脚手杆,跳板、扣件等的清理堆放,由架子工负责;预制构件,材料的堆放由经管材料、构件的人员负责;水暖、管材及配件的清理、归堆、码放由管道专业人员负责。为了明确场容管理的责任,施工中通过施工任务或承包合同落实到责任者。
(3)勤于检查,及时整改
对场容管理的检查工作要从工程开工做起,直到竣工交验为止。检查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月中和月末,也可按工程进度分,每个分部或分项工程完了检查一次,检查结果要和各工种的施工任务书的结算结合起来,凡是责任区内场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结算,责令限期整改。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也可能出现三不管的死角,在检杳中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要及时协调,重新落实,消灭死角。
4、施工现场大门及围墙
(1)现场大门
1)施工工地的大门和门柱应牢固、美观,大门总高度6m,宽度为8m,门扇高为2.5m,为铁质大门。
2)大门上设灯箱标牌,灯箱标牌上应有企业名称及标志。
3)工程大门内两侧各设6个盆景花一组,或根据场地情况设绿化带。
(2)现场围墙
1)施工现场围墙应封闭严密、完整、牢固、美观,上口要平,外立面要直,高度不低于1.8m。
2)围墙每5m设一墙柱,柱子上面预留彩旗插孔。在围墙上每隔5m设彩旗一面,彩旗上印公司名称,大门横梁上每1m挂一面彩旗。
(3)七牌一图
1)施工工地应在大门外附近明显处设置施工标牌,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纪律牌、安全生产牌、十项安全措施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比例合适,内容齐全,一般以结构施工期平面图为主,也可以分基础期、结构期、装修期分别设置平面图。
3)各种标语牌,字体应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并经常保持整洁完好。
4)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鼓舞士气、表扬先进的作用。
(4)大门警卫、统一胸牌和安全帽
1)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在大门一侧设门岗一间,作为门卫室。
2)门卫必须设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并统一着装上岗。
3)进入施工现场实行现场胸牌制度,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佩戴胸牌,胸牌大小规格按总公司要求。
4)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即施工人员戴黄色安全帽,普通管理人员戴白色安全帽